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

遍收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砖。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老朋友相见只能握手相看,谁敢说话呢,你不瞧见那边军人的刀剑挂在腰边吗?
他们无非是敲诈勒索,抢劫财物,你藏在哪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善良的人民,在他们的屠刀下含冤死去。
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把古寺拆掉,用拆下来的房梁屋柱来修筑自己的营寨,他们把荒坟扒开,用坟上的砖来砌自已的城垒。
在这种年头里,郡侯被驱逐出去是极普通、极平常的事。你看那唐僖宗自己,也不是怆惶地逃到四川去了吗?

注释

旅泊:旅居。
郡中叛乱:指池州(今安徽贵池)发生的兵乱。
郡:州郡。
同志:友人。
军家:军将。
平人:平民,百姓。
甃:修筑。
郡侯:郡守,州郡长官。
浑闲事:简直是一件平常的事。
政是:正是。
銮舆:皇帝的车驾。
幸蜀:广明元年,黄巢军攻占长安,僖宗仓皇出逃,前往四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事叛乱的混乱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诗人以其深刻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生动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握手相看谁敢言,军家刀剑在腰边。”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又无奈的心态。人们在战乱中不得不依靠武力保护自己,但这种自保行为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挑战和道德的考验。

“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这里诗人指出了战争中的抢掠现象,以及军阀对于生命的漠视。这两句强烈地批判了战争的野蛮性和对人权的践踏。

“古寺拆为修寨木,荒坟开作甃城塼。”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破坏与重建的景象。古老的建筑被毁坏,而废墟又被用于新的军事设施。这不仅是对物质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的破坏。

“郡侯逐出浑闲事,正是銮舆幸蜀年。”最后两句则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讽刺。诗人指出了统治者的逃避行为,以及他们在战乱中仍旧追求个人享乐的虚伪。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统治集团与民众的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悲惨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于暴力和不公正现象的深切批判。诗中的语言质朴有力,意象丰富,是一篇优秀的反战诗作。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旅寓

暗算乡程隔数州,欲归无计泪空流。

已违骨肉来时约,更束琴书何处游。

画角引风吹断梦,垂杨和雨结成愁。

去年今日还如此,似与青春有旧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旅寓书事

日日惊身事,悽悽欲断魂。

时清不自立,发白傍谁门。

中路残秋雨,空山一夜猿。

公卿得见面,怀抱细难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旅感

白发根丛出,镊频愁不开。

自怜空老去,谁信苦吟来。

客路东西阔,家山早晚回。

翻思钓鱼处,一雨一层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浙中逢诗友

到处有同人,多为赋与文。

诗中难得友,湖畔喜逢君。

冻把城根雪,风开岳面云。

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