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这首诗《酬王昭仪》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汪元量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愁”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苦闷。诗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泪痕满面,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黄金台的典故,象征着渴望得到赏识和理解的心愿,然而却少有知音,只能空有高雅的音乐才华。秋风梧桐,西窗夜雨,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最后,“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以梧桐的低语喻指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孤独,劲气萧萧则描绘了秋风的凛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情绪的激荡与内心的坚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不详
厓山擒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在,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故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
陇头水,呜咽鸣。行人听,断肠声。陇头水,鸣呜咽。
行人泪,眼中血。月薄塞云低,行人到此心伤悲。
世间万水东流去,陇水分流独向西。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
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不如归去。
脱却布裤,贫家能有几尺布。
织尽寒机无得裁,可人不来廉叔度。脱却布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