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昭仪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注释

愁到浓时酒自斟(zhēn),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隗:鲍本《水云集》作“愧”。
碧玉:碧玉,汝南王妾名。
”湘:鲍本《水云集》作“将”。
劲气:寒气。

鉴赏

这首诗《酬王昭仪》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汪元量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愁”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苦闷。诗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泪痕满面,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黄金台的典故,象征着渴望得到赏识和理解的心愿,然而却少有知音,只能空有高雅的音乐才华。秋风梧桐,西窗夜雨,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最后,“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以梧桐的低语喻指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孤独,劲气萧萧则描绘了秋风的凛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情绪的激荡与内心的坚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文信公

厓山擒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在,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故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陇头水

陇头水,呜咽鸣。行人听,断肠声。陇头水,鸣呜咽。

行人泪,眼中血。月薄塞云低,行人到此心伤悲。

世间万水东流去,陇水分流独向西。

形式: 古风

四禽言(其一)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

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不如归去。

形式: 古风

四禽言(其二)

脱却布裤,贫家能有几尺布。

织尽寒机无得裁,可人不来廉叔度。脱却布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