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一)

已对丹墀眼尚生,金茎晓露逼人清。

非关董相三篇切,自是重华四目明。

勇似风摧山岳势,罢如雷卷海波声。

曾叨应奉宫门外,老去空惊岁籥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一)》。诗中描绘了观殿试时的场景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考试氛围的深刻体会。

首句“已对丹墀眼尚生”,以“丹墀”象征皇廷,表达出诗人对皇廷的敬畏之情,同时暗示观者对即将开始的殿试充满期待。接着,“金茎晓露逼人清”一句,运用“金茎”和“晓露”营造出清冷而庄重的氛围,仿佛预示着考试的公正与清廉。

“非关董相三篇切,自是重华四目明。”这里借用了董仲舒和重华(传说中的舜帝)的典故,表达了对考试公正性和选拔人才准确性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暗含了对考官智慧与眼光的赞美。

“勇似风摧山岳势,罢如雷卷海波声。”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考生们在考场上的表现,既展现了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也描绘了考试结束后的平静与宁静,形象生动。

最后,“曾叨应奉宫门外,老去空惊岁籥更。”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宫门外参与或见证过类似的考试活动,如今年岁渐长,再次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观殿试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教育公平、人才选拔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经历与成长的反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深沉情怀与高雅追求。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二)

马革包尸誓此生,岂知今日塞尘清。

强随举子论兵要,直为君王下诏明。

老将犹能贾馀勇,少年未分怯先声。

元戎十乘他时事,莫厌边亭夜报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三)

漠漠春云晚自生,广寒宫里未为清。

花深曲水潺湲出,柳暗长廊胧?明。

月近频移鳷鹊影,庭空自乐鸟乌声。

此时欲寄王摩诘,字字烦君子细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四)

集英春殿唱诸生,日转觚棱晓色清。

近侍皆分金带赤,内人争看雪衣明。

罢朝诏赐群公坐,合殿欢传万岁声。

我老倦随宫漏永,江南归去听鼍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先大夫元丰间及进士第荣州伯父喜而赋诗宣和四年信道兄登科某时为著作郎侍立集英殿与观唱名未几信道兄调而归某谨次伯父韵以送之

坐看连名策太常,青云稳上不须忙。

尽收骐骥无中驷,别拣楩楠有豫章。

玉殿桂留今日影,琼林花记昔年香。

闻君补吏成都去,更与重寻旧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