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元夜后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还酒閒喜为赋此

马上风吹醉帽偏。一川晴雪袅吟鞭。

冷云堆里指家山。

慈母已占乌鹊喜,佳人望月拜婵娟。

今宵人月十分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出游的画面。"马上风吹醉帽偏",诗人骑马出行,微醉中帽子被风吹得歪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畅饮后的微醺状态。"一川晴雪袅吟鞭",诗人笔下的雪景如诗如画,晴朗的天空下,雪花轻盈地随风飘舞,仿佛伴随着他的吟唱。

"冷云堆里指家山",诗人身处冷云之中,视线穿透云层,指向远方的故乡,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现象寄托情感,"慈母已占乌鹊喜",想象母亲看到乌鹊筑巢,预感到儿子即将归来,心中充满喜悦。"佳人望月拜婵娟",则描绘了妻子对着明亮的月亮祈祷,期盼团圆的美好画面。

最后,"今宵人月十分圆",诗人以月圆象征团圆,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期待,也暗含着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的才情与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寿卫生行之

莫说长安行路难。休歌肮脏倚门边。

且将见在斗尊前。

人意十分如月满,月明一夕向人圆。

年年人月似今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寿菊轩弟

白发相看老弟兄。閒身无辱亦无荣。

儿孙已可代躬耕。

了却文章千载事,不须谈笑话功名。

青山高卧待升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望月婆罗门引(其二)癸卯元宵与诸君各赋词以为乐寂寞山村无可道者因述其昔年京华所见以望月婆罗门引歌之酒酣击节将有堕开元之泪者

凤城春好,玉箫金管恣游盘。梅妆犹怯轻寒。

一曲清平妙舞,掌上看回鸾。

渐霓裳欲遍,翠敛春山。良宵易残。歌别鹤、惜馀欢。

眼底浮华自满,尘浣吟鞍。

瘴半私酒,若真是、京东夫子斑。身幸健、敢复求安。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望月婆罗门引(其一)癸卯元宵与诸君各赋词以为乐寂寞山村无可道者因述其昔年京华所见以望月婆罗门引歌之酒酣击节将有堕开元之泪者

暮云收尽,柳梢华月转银盘。东风轻扇春寒。

玉辇通宵游幸,綵仗驾双鸾。

闻鸣弦脆管,鼎沸鳌山。漏声未残。人半醉、尚追欢。

是处镫围绣毂,花簇离鞍。

繁华梦断,醉几度、春风双鬓斑。回首处、不见长安。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