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天下翕然,当年学派开胡瑗;

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吾生已矣,从此州门哭谢安。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缅怀张百熙,以“继刘罗郑徐”起笔,赞誉其在治国理政上的卓越才能,犹如刘、罗、郑、徐之后的又一位经世之才,使得天下为之瞩目,学界亦因之大振,开创新风,如同胡瑗一般。接下来,“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则转而述说家族的深厚渊源与联姻传统,暗示张氏家族的显赫背景。然而,“吾生已矣”一句转折,表达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自身生命即将终结的感慨。最后,“从此州门哭谢安”以谢安为喻,表达了对张百熙离世的深切哀痛,以及对其在地方政治、文化领域贡献的无限怀念。整联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也是对历史传承与家族荣耀的深情回顾。

收录诗词(1)

萧延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郭嵩焘联

比汾阳名在文章,看论定千秋,撰述湖湘留绝笔;

似博望槎回牛斗,惜封悭五等,纵横瀛海不通侯。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江南草木尽声名,勇曾戡乱,仁足息民,话百战劫灰,何日能忘曹武惠;

门下偏裨皆将帅,生既均甘,死犹念旧,读一函遗疏,有人痛哭郭汾阳。

形式: 对联

挽曾纪泽联

中外奉神明,五百年名世间生,早谱仁风清海宇;

箧囊辞师表,两三日德星遽陨,空教泪雨洒江天。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哀赋江南,此日苍生同一哭;

恩承北阙,斯人青史足千秋。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