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家壁

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

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

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

稚子檠竹槃,炊黍持饷客。

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

衰病久废诗,笔端叹荆棘。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中没有报时的钟漏,只有猿猴的叫声告诉我们夜晚来临。
芳香的藤蔓攀爬在寂静的墙上,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高高的墙壁。
主人对这样的聚会非常欢喜,仿佛是久违的欢乐时光。
孩子们忙碌地把竹竿当作书简,准备炊煮小米来招待客人。
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邻居,但清脆的啸声足以让我感到自在。
我因年老体弱已久未作诗,提笔写下却感叹如行荆棘之路。

注释

山中:指深山之中。
传漏:报时的钟漏。
猿鸣:猿猴的叫声。
既夕:已经到了傍晚。
芳藤:香气四溢的藤蔓。
幽援:静谧的攀缘。
素月:皎洁的月亮。
高壁:高耸的墙壁。
主人:聚会的主人。
夙昔:往昔、旧时。
稚子:幼小的孩子。
檠竹槃:以竹竿为书简。
炊黍:煮小米。
持饷客:招待客人。
卜邻:选择邻居。
辨:辨认。
清啸:清脆的啸声。
聊自适:姑且自我满足。
衰病:年老体弱。
久废诗:长时间不写诗。
笔端:笔下。
荆棘:比喻困难或阻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诗人与山家主人的温馨互动。首句“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以猿猴的鸣叫告知夜幕降临。接下来,“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描绘了藤蔓攀援的景象,月光洒在高高的墙壁上,营造出清冷而静美的画面。

诗人对山家主人的热情好客感到欣喜,“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显示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孩子们也参与其中,稚子们忙碌地准备晚餐,围着竹槃拨弄着炊火,画面生动活泼。虽然还未深入了解邻居,但诗人通过“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我陶醉。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因年老体衰,久未提笔作诗,如今面对此景,只能在笔端感叹人生的艰辛,如荆棘丛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对人生感慨的流露。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题门壁

四十年来住此村,胜衣拜起有曾孙。

市垆分熟容赊酒,邻舍情亲每馈飧。

居似穷边荒马驿,身如深谷老桑门。

幸知岁恶缘陂废,安得农官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少陵画像

长安落叶纷可扫,九陌北风吹马倒。

杜公四十不成名,袖里空馀三赋草。

车声马声喧客枕,三百青铜市楼饮。

杯残炙冷正悲辛,仗内斗鸡催赐锦。

形式: 古风

题史院壁四首(其一)

命薄谋常拙,年衰力转微。

鹢飞元合退,羝乳偶成归。

汗简惭靡日,流尘怯染衣。

无端霜夜月,应照旧苔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龙鹤菜帖

先生直玉堂,日羞太官羊。

如何梦故山,晓枕春蔬香。

春蔬尚云尔,况我旧朋友。

万里一纸书,殷勤问安否。

先生高世人,独恨不早归。

坐令龙鹤菜,犹愧首阳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