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惟晤所作,名为《次韵和酬》。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林寺院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灯火青荧云坞寺,清猿叫断有馀音”,以灯火与猿声为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青荧的灯火在云雾缭绕的山寺中闪烁,仿佛是引导着访客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清猿的叫声回荡在山谷间,虽已停止,但余音袅袅,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
颔联“槛梅雪白春风近,山雨盆倾涧水深”,进一步描绘了春日山中的景象。梅树的花朵在雪白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山雨倾盆而下,使得涧水更深,水流湍急,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生机。
颈联“背世迹怜高鸟迹,结交心契老松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向往。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像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同时,诗人的心灵与老松相契,象征着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
尾联“酬君秀句无新语,徒搅诗肠彻曙吟”,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回应。他承认自己无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诗句来回应对方,只能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反复吟诵,以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的真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