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深处是谁家,跣足蓬头飧紫霞。
石洞愿教无处入,恐惊分我一山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生活于自然之中,与世隔绝,享受着山间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白云深处”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跣足蓬头飧紫霞”则刻画了山翁朴素而自由的生活状态,以自然为食,与天地同呼吸。“石洞愿教无处入”一句,表达了山翁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敬畏,不愿打扰山间的一草一木,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与和谐。“恐惊分我一山花”,更是将山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仿佛是山的一部分,与山花共存,共同构成了这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林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捲舒在我有圆方,铁石难磨锦绣肠。
世路但凭三眼屐,不妨徐步上高岗。
闻说李村全是李,我来见竹又成村。
竹山欲到嗟无及,千里令人望白云。
罗浮万丈摩晴空,朱明日日皆春风。
何当跨鹤飞云顶,数尽高低大小峰。
捣罢寒衣寄罢书,关山极目意踌躇。
夜来纸帐西风急,寒到君边衣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