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识元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小鸟和鱼儿的行为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生机。"鸟识元机",意指聪明的鸟儿理解了自然的奥秘,它们在花丛中欢快地飞舞,仿佛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衔得春来花上弄",形象地写出鸟儿在花朵间嬉戏,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鱼穿地脉",则描绘鱼儿在清澈的水中穿梭,仿佛能感知大地的脉动。"挹将月向水边吞",鱼儿似乎在水中捞取月亮,这个画面富有想象力,暗示着月光倒映在水面,鱼儿仿佛在品味这宁静而皎洁的夜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朱熹作为宋代大儒,他的诗歌常常富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借物抒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圣泽浓云隐逸身,道装宜用葛为巾。
祝融峰下醉明月,绿水源头钓紫鳞。
曾见海桃三结子,不知仙豆几回春。
他年我若功成去,愿作云桥跪履人。
平生珍货不肯市,岁岁梅花伴幽独。
买邻不用一钱费,风月逢原俱取足。
当时若为苍生出,安得云溪不朽名。
可惜花无主,分明枉过春。
谁怜桃李艳,却属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