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楚辞六首(其二)

予将礼于太一,乃雄剑兮玉钩。

日华粲于芳阁,月金披于翠楼。

舞燕赵之上色,激河淇之名讴。

荐西海之异品,倾东岳之庶羞。

乘鱼文兮锦质,要灵人兮中州。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山中楚辞六首》中的第二首。从内容上看,诗人似乎是在进行一场虚构的祭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使用了一系列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

“予将礼于太一,乃雄剑兮玉钩。”这里的“太一”可能指的是最高的神灵或者宇宙中的中心存在。诗人用“雄剑”和“玉钩”来形容祭祀时使用的器物,展现了一种威严而又精美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日华粲于芳阁,月金披于翠楼。”描绘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场景,其中“日华”和“月金”分别代表着白昼和夜晚的光辉,而“芳阁”和“翠楼”则是诗人所设想的一种建筑物,可能象征着某种神圣或者超自然的地方。

“舞燕赵之上色,激河淇之名讴。”这里的“燕赵之上色”可能指的是北方边疆地区的美好风光,而“激河淇之名讴”则是对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和歌谣的一种赞颂。

“荐西海之异品,倾东岳之庶羞。”这两句诗文中的“荐”和“倾”都是祭祀的动作,“西海之异品”可能指的是来自遥远西方海洋中带有奇特特征的物品,而“东岳之庶羞”则是对东岳(即泰山)地区众多神秘事物的一种倾倒。

最后两句,“乘鱼文兮锦质,要灵人兮中州。”这里的“鱼文”和“锦质”都是华丽装饰的描述,而“要灵人兮中州”则可能是在呼唤那些居住在这个想象中的中心之地——“中州”(即中国或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央平原地区)的人们,或者是某种精神领袖。

整首诗通过对异乎寻常的场景和物品的描绘,以及祭祀活动的虚构,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历史传说以及精神世界的深刻关注和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

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敛衽依光采,端笏奉仁明。

再逢绿草合,重见翠云生。

江甸知礼富,汉渚闻教清。

君王澹以思,树羽望楚城。

年积衣剑灭,地远宫馆平。

锦帐终寂寞,彩瑟秘音英。

丹沙信难学,黄金不可成。

迁化每如兹,安用贵空名。

流岩惨中怀,凝意方自惊。

愿借若木景,长照忧人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从征虏始安王道中诗

乘笏从帷幕,仄身豫休明。

君子未获晏,小人亦自营。

结轩首凉野,驱马傃寒城。

容裔还乡棹,逶迤去国旌。

山气亘百里,山色与云平。

乔松日夜竦,红霞旦夕生。

徒惭恩厚概,空抱春施名。

仰愿光威远,岁晏返柴荆。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形式: 古风

从萧骠骑新亭

鲵妖毁玉度,虹气岨王猷。

上宰轸灵略,宏威肃广谋。

绵崄冒戈堞,乘峤架烽楼。

燕兵歌越水,代马思吴州。

金笳夜一远,明月信悠悠。

云色被江出,烟光带海浮。

开襟夹苍宇,拓远局溟洲。

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

仄待飙雾晏,方从畎壑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