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弥性同次唐人二诗韵(其二)

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

支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

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李衡与友人仲弥性一同漫步于山水之间,以唐代诗人的韵律创作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和谐。

首句“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描绘了天空一碧如洗,没有一丝云雾,平旷的大地仿佛被浩瀚的天地之气所包容,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支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友人行走于山间小径,时而倚杖于阁道之上,时而轻拂岩石,寻找一处清幽之地歇息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欣赏。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山前的路上,柳树轻摇,为道路增添了几分生机;远处的村庄,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最后,“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享受完自然美景后,带着几分微醺的心情归家,晚风拂过衣袖,斜挂在天边的月亮映照在简陋的门户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浪漫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

李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庵所藏柳影及松梅二画因作二绝摹作砑花笺至今盛行于吴门(其一)

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幕燕争飞。

游人休惜夜秉烛,杨柳阴浓春欲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小立

茅屋藤萝外,凭栏烟霭间。

乱蝉催暑去,急雨带秋还。

路入双溪口,门当四面山。

诗成题未有,翰墨伴清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其一)

家学开皇纪,淑声通德门。

内朝班早贵,中壸誉尤尊。

闻说百年事,扶携两世孙。

从夫得文伯,万古姓名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怀张幼吾顾伯石

苦志为诗老未成,推敲枉自费经营。

选词长忆张三影,讲艺难逢顾一声。

夜雨竹窗思旧梦,秋风桐院动离情。

年来回首燕云路,顶戴犹惭千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