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池上饮

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

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

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

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

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

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圆圆的荷叶承受着白露,池塘上带来宜人的清凉。
我们相伴持竹杖而来,身披羽衣轻盈飘扬。
停下酒杯等待明亮的月亮升起,不久它将从西方出现。
清澈的波光照亮银河,上下一片清朗无边。
悠然仰望高远的天空,邀请月亮倒入我的酒杯。
让肺腑暂时洗净,吸入这空中的光芒。
微风轻轻吹过荷花,夹杂着草木的香气。
哪里还会感到炎热,仿佛踏在冰上带着霜雪。
快乐啊,暂且不要回去,夜晚还长着呢。
我几乎怀疑这不是人间,今晚的景象令人难忘。

注释

圆荷:满月的荷叶。
白露:清晨的露水。
池上凉:池塘边的清凉气息。
筇:竹杖。
羽衣:轻盈的鸟羽制成的衣服。
觞:古代的酒杯。
澄波:清澈的水面。
河汉:银河。
微风:轻轻的风。
芙蕖:荷花。
暑:炎热。
未央:未尽,未完。
人间:人世间。

鉴赏

这首宋诗《四月十三日池上饮》是晁公溯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春末夏初时节在池边饮酒赏景的情景。诗中通过“圆荷受白露”和“微风吹芙蕖”,展现了池塘清新宜人的环境,尤其是那早上的露珠和傍晚的荷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感受。

“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伴,轻装出行的画面,羽衣随风飘动,增添了诗意的轻盈。他们停下酒杯,期待着明月升起,“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和享受。

“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写出了月光洒在平静的水面,如同银河倒映,让人感到天地间一片清朗。诗人“邀月入我觞”,表达了与月共饮的豪情,以及心灵的净化。

“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表达出诗人借月光洗涤心灵,忘却俗世烦恼的意境。接着,诗人感叹自然之美带来的清凉感觉,仿佛踏冰而行,不觉炎热,“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

最后,诗人不愿离去,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并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仙境,令人难以忘怀。“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深深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上饮宴的场景,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超凡心境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月堰水甚小一雨灌田方足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

泥浊禾黍茂,流清粳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今晨南山云,蓊然忽朝隮。

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

积潦始北汇,馀波各东酾。

茫茫黑壤润,戢戢翠剡齐。

亦复到邑里,沟浍争交驰。

往看芙蓉湖,微风绿生漪。

似欲娱使君,岂减习家池。

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

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

更烦请天公,膏泽常及时。

形式: 古风

外舅卫尉持节于此作尽心堂时与亲戚会饮今三十年予复与卫尉内外属置酒堂上不减当时喜赋一诗

卫尉筑此堂,栋宇真杰立。

几容五百坐,可饮三千客。

府中省文书,堂上会亲戚。

金杯浪翻江,铜盘光吐日。

侍女发清歌,华筵美遥夕。

当时倏分散,回首遂陈迹。

岂知吾继来,复见少长集。

虽诚慰阔绝,得无感畴昔。

在者皆其孙,乐极悲且泣。

欢娱殆不减,左右或太息。

谅曾事卫尉,始壮今发白。

诸郎各勉旃,宗族期烜赫。

形式: 古风

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功见其画甚多皆刘生笔也

刘生待诏蓬莱宫,和铅舐墨称良工。

自从八骏狩西极,万里流落巴山中。

老来摹写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风。

时将一幅换斗米,千金旧价无由逢。

漫郎手筑江上宅,水鸟山麋森满壁。

问君致此何其多,答云嗜好今成癖。

野人未尝完裤襦,安得绢素充我娱。

孰知世间皆画囿,北尽汧泷南衡庐。

平生长啸桓将军,客持寒具辄怒嗔。

细看粉绘托形似,岂若海岱开精神。

我今丘壑随所向,崖谷波涛入图障。

云罗雾縠虽可怜,幻化纷纷徒自诳。

请君閒暇来相从,翩然共跨高飞鸿。

当使真形识五岳,老眼一洗丹青空。

形式: 古风

布谷

南村北村布谷鸣,家家陇头催出耕。

道逢田父喜相语,四十三个春水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