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涌泉寺访僧不值

万石冈头紫翠围,白云㳅水护柴扉。

石炉火冷僧初定,野径苔荒客到稀。

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

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鹤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万石冈头紫翠围”,以“万石”点出山势之雄伟,“紫翠”则渲染出山色之美,仿佛置身于一片苍翠欲滴的紫色山脉之中。接着“白云㳅水护柴扉”,通过“白云”和“流水”的动态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在守护着这间简朴的山门。

“石炉火冷僧初定”一句,将画面聚焦于寺内,石炉的火焰已渐渐熄灭,暗示僧人已进入禅定状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野径苔荒客到稀”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人迹罕至,似乎只有偶尔的访客才能打破这份宁静。

后半部分“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两句,将视线从寺内转向寺外,山泉环绕着石阶流淌,波光粼粼,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而隔着江面,云雾缭绕的树木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最后,“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鹤飞”两句,诗人自问是否真正来此参悟禅理,却只是笑倚长松,欣赏着鹤的飞翔,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游历山寺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

陈伯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神光寺登道山亭读曾南丰先生撰碑

不见神光解吐虹,满亭苔藓旧游空。

职方诸贡归王会,贤守遗碑见土风。

城郭尚存人物异,江山如故古今同。

欲将往事增惆怅,望断烟波没去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歌风台

高台秋日草荒凉,故老犹能说汉皇。

歌罢三侯悲击筑,身居万乘更思乡。

长陵魂魄风云往,原庙丹青岁月长。

往事徒劳增感慨,寒城几度立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夜江上闻箫

西江短棹倚江干,卧听楼头玉琯残。

歌断吴门人罢市,佩空秦馆客凭栏。

鱼龙扰扰秋潮落,鸾凤双双夜月寒。

听彻古今无限恨,高阳且付酒杯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灵峰寺

海上神山十二奇,高僧卓锡话当时。

楼台近映黄姑水,香火犹存白马祠。

山径岚开松桧老,石林风暖荔枝垂。

野夫未解真如性,方外交惭惠远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