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万石冈头紫翠围”,以“万石”点出山势之雄伟,“紫翠”则渲染出山色之美,仿佛置身于一片苍翠欲滴的紫色山脉之中。接着“白云㳅水护柴扉”,通过“白云”和“流水”的动态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在守护着这间简朴的山门。
“石炉火冷僧初定”一句,将画面聚焦于寺内,石炉的火焰已渐渐熄灭,暗示僧人已进入禅定状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野径苔荒客到稀”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人迹罕至,似乎只有偶尔的访客才能打破这份宁静。
后半部分“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两句,将视线从寺内转向寺外,山泉环绕着石阶流淌,波光粼粼,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而隔着江面,云雾缭绕的树木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最后,“我来岂是参禅者,笑倚长松看鹤飞”两句,诗人自问是否真正来此参悟禅理,却只是笑倚长松,欣赏着鹤的飞翔,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游历山寺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