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二)

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

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

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

昆山启绝学,山斗尤群仰。

嗟予生苦晚,好古将安放。

渺渺缅芳徽,抚躬徒怏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杂咏(其二)》由清代诗人顾书城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文学大家的风采,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景仰之情以及个人在追寻古风中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以醴陵侯为引子,暗示了对古代文士的敬仰,中郎赏则暗指文学上的赞誉。接下来“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文学创作比作琴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高雅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才华横溢之人的推崇。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这里提到的黄门公和洨长,可能是借代或隐喻,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其中蕴含的风流文采。逋翁餐其沆,则可能是指逋翁(古代文人)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享受着文学带来的精神滋养。

“昆山启绝学,山斗尤群仰。”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古代学者的智慧与成就,将他们比作照亮知识领域的明灯,被众人仰望。最后,“嗟予生苦晚,好古将安放。渺渺缅芳徽,抚躬徒怏怅。”诗人感叹自己生于晚世,未能亲见古代文人的风采,只能通过追忆与缅怀来寄托对古风的向往与敬意,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与学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寻觅到同样精神境界的失落感。

收录诗词(11)

顾书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三)

季子来延陵,犹在道南前。

经术见论乐,无劳删与编。

原本周太史,肇启传与笺。

胡为两庑祀,俎豆祧礼延。

陋邦少文学,传诗失先贤。

耿耿念孤芳,绝学谁为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咏(其四)

浩浩澄江头,传有晋贤墓。

晋贤好注书,尔雅诗训故。

杏坛学诗旨,此焉导先路。

邵郝疏义成,未免犹疏误。

传经贵有宗,师法宜追溯。

一瓣萌心香,望古空殷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杂咏(其五)

少时励志节,曾不受人怜。

气谊盟金石,富贵等云烟。

一朝遭世变,独立成孤骞。

皋庑仅佣赁,雪山惯早眠。

世情恶衰朽,势利任倒颠。

羞作时世妆,向人问嗤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乙酉春季哭南汇张啸山师

我朝崇学派,屈指推江浙。

中间有华亭,顾陆开前哲。

几社振云间,忠裕才而节。

流风到王姚,前空后几绝。

崛起有名儒,舒艺谈经室。

渊源出仪徵,南丰更心折。

岿然鲁灵光,好学忘耄耋。

使君亲聘来,江乡奉圭臬。

贱子得所宗,程门愿立雪。

何图绝跻攀,教诲竟不屑。

怅惘失因依,中心常蕴结。

南望斗山高,亲炙一编切。

噩耗忽传来,绛帷悲瑟撤。

为位哭寝门,哀词当表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