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

苑秋凉早,石径幽花小。霜絮飞飞风草草。

翠碧斓斑驰道。香沟诗叶难寻。依然绿浅红深。

倚竹空歌黄鹄,谁招青冢游云。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苑秋凉早,石径幽花小”两句,通过对环境气氛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清冷与静谧的感觉,秋意浓重,花朵细小,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轮回。

紧接着“霜絮飞飞风草草”一句,以霜絮(即霜降在叶片上的白色纹理)比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漠,似乎在诉说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里的“ 风草草”,则是对秋风中摇曳的草木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无常。

“翠碧斓斑驰道”一句,通过对道路颜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色彩变化的细腻观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香沟诗叶难寻”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山谷中,即使是寻找诗意,也变得困难起来,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依然绿浅红深”一句,通过对植物颜色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色彩变化,同时也象征着生命中的某些事物虽然表面看似平淡,但其内在的丰富与深邃是不可忽视的。

“倚竹空歌黄鹄”一句,以倚靠竹林,高声歌唱,与远方的黄鹄(一种仙鹤)呼应,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对话的心境。这里的黄鶴,往往象征着清高脱俗和精神自由。

最后,“谁招青冢游云”一句,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邀请他去游历仙境的人或事物表示疑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这里的“青冢”,通常指的是古墓或山陵,但在此处,也可能是对某种抽象理想之地的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一)

寒泉如线。莎石绵云软。十里梅花香一片。

不记入山深浅。谩留两袖春风。罗浮旧梦成空。

独对阑干明月,教人犹忆山中。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商怨

黄花丹叶绀草。染恨西园晓。

梦度秦楼,孤鸿云影倒。连环旧约忘了。

应记□、绿珠娇小。莫剪回文,玉关人未老。

形式: 词牌: 清商怨

琐窗寒

小袖啼红,残茸唾碧,深愁如织。

闲愁不断,冉冉舞丝千尺。

倚修筠、袖笼浅寒,望人在水西云北。

想绿杨影里,兰舟轻舣,赤阑桥侧。

游剧归来,恨汗湿酥融,步悭袜窄。

兰情蕙盼,付与栖鸾消息。

奈无情、风雨做愁,帐镫闪闪春寂寂。

梦相思、一枕巫山,更画楼吹笛。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眼儿媚(其二)

伤春情味酒频中。困倚小屏风。

宝钗斜插,懒来梳洗,懒出帘栊。

云鬟䰀鬌娇无力,此醉不禁重。

分明彷佛,未央杨柳,太液芙蓉。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