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白头翁

白头翁,生长太平世。

吴歌楚舞少年时,老来犹说欢娱地。

欢娱地,良可悲。

洛阳牡丹无故主,金谷海棠非昔时。

千金买花岂不好,回首池台变芳草。

秋霜昨夜镜中来,花枝照眼令人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白头翁》,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生活在太平盛世,年轻时与吴歌楚舞相伴,享受着欢乐的时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回忆起往日的欢愉之地,心中却充满了悲凉之情。

诗的开头以“白头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老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背景,紧接着描述了他年轻时的生活情景——在歌舞升平的年代里,与吴歌楚舞为伴,享受着青春的欢愉。然而,当老去的他回想起这些往事时,却发现那些曾经欢腾的地方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欢娱地,良可悲。”这句话表达了老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洛阳牡丹和金谷海棠,暗示了昔日繁华景象的消逝。牡丹虽贵,却失去了原有的主人,金谷的海棠也不复当年的风采。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物换星移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千金买花岂不好,回首池台变芳草。”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主题。即使拥有千金去买花,也无法挽回过去的美好时光。池台变成了芳草萋萋,象征着往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最后,“秋霜昨夜镜中来,花枝照眼令人哀。”这两句以秋霜比喻时间的无情,它如同一夜之间从镜中而来,让老者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同时也看到了往日繁华不再的现实,引发了深深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珍惜。胡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白头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深刻主题。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母子猫图

大猫斑斑虎豹姿,小猫白白如狻猊。

斑者是母白者儿,石苔昼卧春迟迟。

儿能跳踉母不知,牡丹花前胡蝶飞。

薄荷叶底酣晴晖,小鬟溪头买鱼去,月下敲盆呼尔归。

岂不闻东家韩卢知报主,夜深防盗兼捕鼠。

形式: 古风

题楚江春晓图

巴水雪消流浩浩,三峡猿声啼不了。

舟人挂帆南斗低,斑竹林深鸡唱晓。

大船小船相逐来,小船先待大船开。

黄陵庙前风浪恶,小船还依大船泊。

共祷龙神抛纸钱,珓杯凶恶听巫言。

但祝远人心地好,乌纱巾上有青天。

形式: 古风

题茅山外史奔月卮歌

瑶池羿妃奔入月,窃得丹砂鍊金骨。

何年跃入龙王宫,千丈虹光射银阙。

茅山外史口悬河,长鲸吸海翻白螺。

夜半铜仙泣秋露,化为万斛黄金波。

空歌笑落琼台表,傲睨乾坤一杯小。

月中若许筑糟台,我亦骑鸾天上来。

形式: 古风

题马公肃墓池瑞莲

种花莫种忘忧草,马家池头花更好。

去年一柄生两房,儿在颍川归故乡。

儿归见花不见母,一寸心如莲菂苦。

也知天与好儿孙,戢戢青头联牖户。

么荷恰似小儿拳,迎门索枣当母前。

劝儿食莲须食蓼,辛苦读书知味少。

愿花并蒂年年开,一度看花儿一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