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吴江晓发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一霎通波拨柔橹。

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离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

随分且奇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

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拂晓的画面。"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湖面月色皎洁,渔舟敲击木榔声此起彼伏的宁静而生动的场景。"一霎通波拨柔橹",轻轻摇动的船桨划破水面,带来动态的美感。

"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诗人行经垂虹亭和鸭桥,仿佛能听到水鸟的交谈,增添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机。"离根绽点点牵牛花吐",则以牵牛花的绽放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富有诗意。

进入词的后半部分,词人由眼前景色转至对远方红楼内人物的想象,"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暗含了对情侣的思念之情。"几处残灯在窗户",透露出一种寂寥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随分且奇眠,枕上吴歌",表达了词人暂且沉醉于梦境中的惬意,吴歌悠扬,伴随着梦境的起伏。最后,词人将此情此景与野外旅途的艰辛相对比,"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凸显出眼前的宁静与远方旅程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更显词境之美。

总的来说,朱彝尊的《洞仙歌·吴江晓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晨景色,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展现了词人的旅思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梅花引.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百字令.度居庸关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

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

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

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谁放十万黄巾?

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

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

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閒庭堠。

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消息.度雁门关

千里重关,凭谁踏遍,雁衔芦处?

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

画角吹愁,黄沙拂面,犹有行人来去。

问长涂斜阳瘦马,又穿入,离亭树。

猿臂将军,鸦见节度,说尽英雄难据。

窃国真王,论功醉尉,世事都如许!

有限春衣,无多山店,酹酒徒成虚语!

垂杨老,东风不管,寸丝烟絮。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形式: 词牌: 燕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