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东野

破屋夜通月,霜气刀棱棱。

病骨不受寒,卒岁仍无缯。

残灯吐复翳,僵卧如冻蝇。

事业惭蒸沙,文章空镂冰。

已失国士意,颇为年少陵。

长歌独慷慨,坐候东方升。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拟东野》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首句“破屋夜通月”写出了夜晚月光透过破屋的缝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霜气刀棱棱”运用比喻,形容霜气犹如刀割般刺骨,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程度。

诗中主人公身患疾病,无法抵御严寒,“病骨不受寒”表达了其身体的虚弱,“卒岁仍无缯”则揭示了生活的贫困,连御寒的衣物都缺乏。灯光昏暗且时明时暗,“残灯吐复翳”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希望的微弱。

诗人自嘲“事业惭蒸沙”,感叹自己的努力如同沙粒难以凝聚成果;“文章空镂冰”则比喻创作的文章虽有才情,却如同雕刻在冰上的图案,难以持久或流传。他感到失去了国士应有的地位,被年轻人轻视,“已失国士意,颇为年少陵”。

最后两句“长歌独慷慨,坐候东方升”展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坚韧,即使境遇困苦,仍怀有壮志,独自高歌,期待新的一天带来新的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屈。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一)

露下百草变,凄凄天地秋。

亦如中年客,玉颜安可留。

山鸣迅商激,水涸行潦收。

恩方改团扇,意复存弊裘。

梧桐叶尽脱,孤雏夜啾啾。

光景忽已逝,感之双涕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古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

县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

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晚眺

极目登高丘,秋高淮泗平。

淮泗东南流,故绕钟离城。

东京昔丧乱,英雄纷战争。

杀人及鸡犬,旷野寂无声。

悠悠千载下,复见新人耕。

魏公今何在,铜台春草生。

公路冢中骨,岂忧王室倾。

北海固为豪,平原安可轻。

时哉有屈信,汉道再昌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四月十日儿子翱䎘来凤阳留一月遣归因令早营草堂殳山下为止息之所云

老病不得归,独处常戚戚。

二子江南来,眼暗初未识。

生常戒垂堂,肌肉如雪白。

一月长途间,海风吹尽黑。

买酒为相劳,问荅向中夕。

迢迢汉阳簿,春来断消息。

阿宣在母傍,颇知工翰墨。

艰难且拨弃,倏使沈忧释。

所愧无定居,百岁半为客。

经营须及早,尚爱龙湫僻。

况近读书台,云销四山碧。

泉深出丹砂,地冷多琥珀。

既非匡世资,庶遂陶阮逸。

良辰戒僮仆,匆匆又南北。

五月方郁蒸,日气成霞赤。

出入非所宜,川陆慎所历。

惜别岂无泪,向汝难再滴。

秋江有鲈鱼,当挂吴淞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