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断云漏雨。依约西山暮。风定樯高须小住。
不忍带将春去。此行抑有求欤。青衣拟问平都。
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
这首宋词《清平乐·和石次仲》描绘了一幅雨后傍晚的山水画面。"断云漏雨"形象地写出云层缝隙中洒下的零星雨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凄迷的氛围。"依约西山暮"则描绘了远处的西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空间感。
"风定樯高须小住",诗人借风停船稳的时机,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不愿匆匆离去,仿佛希望时间暂停,留住春天的脚步。"不忍带将春去"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之情。
下片转向内心世界,"此行抑有求欤"暗示了此次出行或许带有某种目的或期待,但诗人更愿意在自然中寻找答案,"青衣拟问平都"中的"青衣"可能象征着问询的侍女或内心的指引,而"平都"可能是理想之地或内心的平静。最后,"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以景结情,表达出诗人即使身处万里之外,也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烟波江上西亭小。晓来雨过惊秋早。飞栋倚晴空。
凉生面面风。痴儿官事了。独自凭栏笑。
何处有尘埃。扁舟归去来。
鹊桥巧雾随风远。蟾宫皓影凝空满。一点寿星明。
祥光彻太清。周公天子傅。礼乐新封鲁。
功业焕旗常。钧天侍玉皇。
东君著意在枝头。红紫自风流。
贪引游蜂舞蝶,几多春事都休。
三分好处,不随流水,即是闲愁。
惟我惜花心在,更看红叶沈浮。
被杨花、带将春去,飘扬一路无定。
满庭绿荫丝千尺,枝上旧香吹尽。幽梦醒。
对晚色、秋千院落人初静。柔条弄影。
奈剪剪轻风,冥冥细雨,惹起万千恨。
云山路,休蹑高楼独凭。楚天一抹烟暝。
娇莺百啭飞鸠去,何处可寻芳信。心自省。
念咫尺、青楼应怪人薄幸。归期将近。
料喜鹊先知,飞来报了,日日倚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