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院弥罗阁

飞阁层霄迥独攀,凌虚凭眺俯人寰。

金铺昼暝栖云雾,碧落风轻礼佩环。

槛外天低吴苑树,窗中人倚洞庭山。

花洲锦缆知何处,千里毗陵一夜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崔㟆的《吴门道院弥罗阁》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阁楼景象。首句“飞阁层霄迥独攀”,展现了阁楼之高,仿佛直插云霄,诗人独自攀登,意境深远。第二句“凌虚凭眺俯人寰”则强调了阁楼之高,可以俯瞰人间,给人以超然之感。

接下来,“金铺昼暝栖云雾”描绘了阁楼在白天也隐于云雾之中,增添了神秘色彩。“碧落风轻礼佩环”则通过微风轻拂和环佩声,营造出宁静而空灵的氛围。诗人透过窗户,“槛外天低吴苑树,窗中人倚洞庭山”,远望吴苑树木,近看洞庭山景,视野开阔,心境悠远。

尾联“花洲锦缆知何处,千里毗陵一夜还”以想象中的游子乘舟离去,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牵挂和对归家的期待。整首诗以空间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出吴门道院弥罗阁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7)

崔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隐岩

竟日穷搜讨,幽意犹未足。

更过小隐岩,随步姿清瞩。

两壁势相拒,一径往如复。

石跨涧为梁,僧缘崖作屋。

檐飞四时溜,窗倚千竿竹。

山花不辨名,溪草随意绿。

风尘接混茫,声光相为触。

主人意殊快,张宴岩之曲。

高歌翻宿鸟,清吹振林木。

促席尽绸缪,开襟谢拘束。

安知高峰外,夕阳下平陆。

形式: 古风

一线

登高复临深,所欲尽奇态。

侧身苍翠中,试足鱼龙背。

两峰势欲合,万象全幽昧。

仅透一线光,顿失天地大。

日月无多照,欻忽异明晦。

纵横罗怪石,踯躅有余碍。

淙淙半空溜,直下曳潜濑。

湿云凝不流,鸟声云内外。

静觉雷雨蓄,幽疑鬼神会。

因想开劈初,五丁力稍懈。

一罅不及补,千古诧奇怪。

坐啸窈冥中,无言但称快。

异境岂恒遇,兹游矢以再。

长揖告山灵,呵护请相待。

形式: 古风

游嵩山寺

十里溪声五里山,数椽梵刹万松间。

老僧扫地不为客,待有白云时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石照山

晓出玉鄣门,渡溪复越岭。

茂树欲参天,盛夏翻清冷。

幽壑隐禅关,隔断尘千顷。

侧见古亭边,石照传奇景。

翠峰危以特,壁光闇而炳。

讵止鉴须眉,罗列山河影。

惟空故生明,惟静乃能永。

昏昏行役者,胡不发深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