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帘先生书斋晚望时顾伊人属和

隐几淡无虑,日斜偶启关。

鸟声寒过竹,树色静疑山。

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

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书斋,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首句“隐几淡无虑”,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心灵平静的状态,仿佛远离尘嚣,心境如水。接着,“日斜偶启关”一句,以时间的变化暗示氛围的转变,夕阳西下,书斋之门轻轻开启,自然与内心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

“鸟声寒过竹,树色静疑山”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超脱的意境。鸟儿的叫声在竹林中回荡,带有一丝寒意,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而远处树木的颜色则显得格外宁静,甚至让人产生错觉,以为是山峦在眼前浮现。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世藉《六经》重,天留一老闲”两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诗人看来,虽然世界重视《六经》这样的经典著作,但他更珍视这份来自自然与内心的闲暇时光,体现了对传统智慧与个人精神追求的双重认同。

最后,“落霞江岸远,如为映苍颜”一句,以落日余晖中的江岸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落霞的色彩与江面的倒影相互映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与深沉。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0)

宗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僧。一作太仓人,又字绀池,又号芥舟,一号华亭船子。工山水。诗有禅理。有《绀池小草》

  • 字:筠士
  • 号:芥山
  • 籍贯:江苏华亭

相关古诗词

浦城下水

隔宵戒语过清晨,细雨枯逢出剑津。

舟子下滩常斗水,估人遇险只呼神。

空门无我休言命,逝者如斯任此身。

两岸鸟啼行不得,遍山红染杜鹃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同鹿洲圯授天行紫英业师坐月

银河潋滟碧云鲜,徙倚柴门月正圆。

影泻苍松清带露,光摇秋水淡无烟。

钟残自爱添衣坐,香烬何妨后客眠。

皎洁一年惟此夜,莫教容易负婵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早起

宿雨散凉色,竹林烟未醒。

流莺三四语,啼破半窗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虎丘访卖花老人

缓携楖栗访山家,一路斜阳五色霞。

不是闲园是花国,可留馀地种桑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