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梁郎中咏太一碑

翠琰盘螭近玉题,芝书光彩贲雄辞。

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太一碑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翠琰盘螭近玉题”,以“翠琰”形容碑石的色泽,以“盘螭”比喻碑上的龙纹,形象地展现了碑石的精美与庄严。接着,“芝书光彩贲雄辞”,通过“芝书”这一比喻,强调了碑文的华美与深邃,同时“贲雄辞”则突出了碑文内容的雄浑与壮丽。

“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碑文内容的敬畏与探索之难。这里“薄忌”可能是指祭祀活动,暗示了碑文与宗教或仪式的紧密关联;而“鸿都”则可能指古代的文学中心,暗含了碑文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两句既是对碑文内容的赞叹,也是对其深奥与珍贵的感慨。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这两句继续赞美碑文的工艺与艺术价值。通过“幼妇色丝辉锦组”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碑文如同精美的织锦,色彩斑斓,光泽夺目。而“银钩金错照琉璃”则进一步强调了碑文的精细与高贵,如同用金银镶嵌的琉璃,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最后,“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却仍渴望接近神明,通过参与祭祀活动来表达敬意与祈福的愿望。这里的“青藜烛”象征着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照明工具,隐喻着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祠官”则是负责祭祀事务的官员,而“祝釐”则是向神明献上祭品,表达虔诚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一碑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碑文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意义,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向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郭固太保留别长句

关西兵马盛车邻,君向吴门望缇群。

聚米山川都掌内,折胶天气及秋分。

大将军令穷青海,三受降城起拂云。

壮士不甘文学老,应须一剑取功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年三十三

年光过眼日复日,世事无成三十三。

尚子几时当毕嫁,仓公殊恨不生男。

老知尚白书无益,贫作归田计不堪。

传剑由来笑逢掖,簿书何必减清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

戍鼓邻鸡催启关,繁星未坠重愁颜。

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

去远不堪登灞涘,言归时复念东山。

梁台客在文章盛,修竹何当复共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谢霍丘静乐亭

河阳种花春已滋,彭泽酿酒醉无期。

宣城家声故未泯,单父弦歌方尔为。

会知丘壑潜高兴,新作池塘出梦思。

多惭嵇吕相思意,空寄羊何共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