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怡刺史留饮寓斋看灯屏同李蘧门作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

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

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灯光、自然景物和室内装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安静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夜晚场景。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盏精致的灯笼,其透明度如同丝线一般,内里的火焰温暖而均匀,散发出柔和而又清澈的光芒。

"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这两句诗则是对室内装饰的描绘,鲸鱼鳞甲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美的器物,而“秀华”二字则表明了这些装饰的华丽和高雅。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 这两句诗中,“风流太守”可能是对主人的一种尊称,他解下佩戴的组子返回家中,与亲近的宾客共度美好时光,开启酒樽,在灯火与明月下享受着这份温馨。

"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最后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意犹未尽的场景,主人熄灭了蜡烛,却留住了还在沉浸于谈话中的宾客,而宾客则不知道门外正下着细腻的雪花。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和珍视。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赠家广文蒙泉先生

吾宗宜硕大,分派衍梁溪。

名字标黄阁,纶音降紫泥。

清才堪禁近,课士且卑栖。

系马春风暖,衔杯月影低。

槐阴看鳝集,柳外听乌啼。

钟阜邀词藻,秦淮净品题。

微吟惊候吏,奏绩付诗奚。

大雅将沦落,斯文赖整齐。

昔年贤使相,投分几招携。

岂合甘萧散,应难得久稽。

声称盈玉殿,依旧赴金闺。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哭舅氏

河干屋三楹,丛桂影便娟。

缘以荆棘篱,架以蒿床眠。

南邻侈豪奢,张灯奏管弦。

西邻精心计,秉烛算缗钱。

吁嗟吾舅氏,垂老守残编。

弱冠为诸生,六十犹屯邅。

皎皎明月光,扬辉屋东偏。

秋虫声转悲,秋藜烂欲然。

主人既抱病,强坐芸窗前。

其时遇宾兴,力疾上马鞯。

夜沾荒店露,朝冲隔江烟。

射策不见收,言归泣涕涟。

严冬霜雪凝,偃卧小山巅。

酌酒不解欢,饮药不获痊。

百忧摧肺肝,抱恨归重泉。

吾母多兄弟,惟舅友爱专。

诸舅登仕籍,俱已谢尘缘。

有司操尺度,所持何其坚。

士人进身难,底用事丹铅。

贵为乡人畏,贱受乡人怜。

寄言名利者,致身须壮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抛毬乐辞二首(其一)

歌舞送飞毬,金觥碧玉筹。

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形式: 词牌: 抛毬乐

抛毬乐辞二首(其二)

灼灼传花枝,纷纷度画旗。

不知红烛下,照见彩毬飞。

借势因期尅,巫山暮雨归。

形式: 词牌: 抛毬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