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若大路然,奈此人好径。
即事昧本心,离动觅真静。
安知濠上翁,妙入玄中境。
偶寄郡斋闲,无欲民自正。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名为《次韵潮州诗六首·濠上斋二首(其二)》。诗中以“道”为引线,探讨了人生哲理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首句“道若大路然,奈此人好径”,以“道”比作宽阔的大路,而“人”却偏好走小径,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或理想时,往往偏离了正道,选择了更为曲折的道路。接着,“即事昧本心,离动觅真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指出人们在日常事务中往往会迷失自我,只有在远离喧嚣与动乱时,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安知濠上翁,妙入玄中境”则引入了一个典故,濠上翁是庄子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这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深入玄奥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偶寄郡斋闲,无欲民自正”点明了真正的平静与正直并非外在条件所能带来,而是源于内心的纯净与无欲,即使在繁忙的官署中也能保持心灵的宁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纯净状态的向往。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坐啸无馀事,淡然尘虑希。
闲中自怡悦,妙处绝几微。
韩子成今古,颠师果是非。
悠然发孤些,千载傥来归。
年来揭阳郡,牢落海阴墟。
云峤无幽子,潢池有蹠徒。
单车亦已税,蔓草不须锄。
比屋弦歌里,功高化鳄图。
昔游岭海间,几见蛮卉拆。
素英漙夕露,朱蘤烂晴日。
归来今几年,晤对祇寒碧。
因君赋山丹,悦复见颜色。
世情日以疏,庭树日以密。
我心自悠悠,两忘喧与寂。
门开山叠翠,雨罢云绝迹。
天涯此兴同,万里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