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戏嘲朱叔纬

畏日在征途,心凉不知苦。

青山千百态,相契无相忤。

芒鞋有至贵,道眼开方睹。

行行遂吾性,万物与同祖。

杀鸡固不忍,从众那得阻。

嫩菜送香粳,颇觉清肺腑。

同游自疏懒,共饭何嗔怒。

形式: 古风

翻译

畏惧前行的路途,心中虽凉却不知辛劳。
千变万化的青山,相互契合并无冲突。
草鞋虽简朴,唯有洞悉真理才能看见。
每一步都符合我的本性,万物皆源于同一根源。
即使对杀鸡也难以忍心,随大流怎能阻挡自己。
新鲜蔬菜配白米饭,清清爽爽舒畅肺腑。
一同游玩我本就懒散,共享饭菜又何必生气。

注释

畏日:畏惧阳光,可能指艰难的旅程。
征途:旅途。
心凉:心情冷淡。
不知苦:不觉得辛苦。
相契:相互契合。
相忤:相互抵触。
芒鞋:草鞋。
至贵:极珍贵。
道眼:洞察真理的眼。
睹:看见。
行行:步步。
遂:符合。
万物:所有事物。
同祖:源自同一根源。
杀鸡:杀鸡之事。
固:本来。
不忍:难以忍受。
从众:随大流。
得:能。
阻:阻挡。
嫩菜:新鲜蔬菜。
香粳:香米饭。
清肺腑:清理肺部。
同游:一同游玩。
疏懒:懒散。
共饭:共享饭菜。
嗔怒:生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的《道中戏嘲朱叔纬》。诗中,诗人以轻松戏谑的口吻描述了旅途中的心境。首句“畏日在征途,心凉不知苦”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淡然态度,即使路途艰难,内心却并未感到过于苦闷。接下来的“青山千百态,相契无相忤”描绘了沿途山水的多姿多彩,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和谐。

“芒鞋有至贵,道眼开方睹”强调了朴素生活的价值和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简单的行装和开阔的视野更能让人领略到生活的真谛。接着,“行行遂吾性,万物与同祖”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与自然万物同源的超脱心境。

“杀鸡固不忍,从众那得阻”看似矛盾,实则寓言般地揭示了人情世故中妥协与坚持的微妙平衡,表明诗人虽有不忍,但仍能顺应群体。最后两句“嫩菜送香粳,颇觉清肺腑”,通过描绘饮食的简单快乐,传达出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心情,尽管自己疏懒,但与朋友相处并无怨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旅途的见闻,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326)

陈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旧

忆到渠来忆到渠,满怀无限不刊书。

独行总是同行处,剩得长年剩得吁。

形式: 七言绝句

新村阻水

前途闻火整装回,又向新村值水灾。

纵道人生为客好,这般风味稍关怀。

形式: 七言绝句

福州城北吴氏新楼之作

千山匼匝绕三山,尽属危楼一觑间。

云汉星辰谁道远,邻家花木不容悭。

凭栏要取西湖尽,落叶尤宜朔吹寒。

况是先生庄列辈,眼高人境几层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憎吏行

人逢胥吏面,唾欲捣其胸。

伤哉彼何罪,造化生蛇虫。

田宅世无有,妻孥腹屡空。

人家词讼起,踊跃时命通。

天性本怀恶,煎熬仍怕穷。

得钱即欢喜,道理那能公。

州府珍宝馈,县官筵席供。

吏赃黥且死,州县多宽容。

三尺既虚设,民冤诉高穹。

高穹不垂耳,官吏屋俱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