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次韵王子钦上元感事三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寒雨、黄屋、胡星、紫宸、龙沙、灯市、七年春、丹心、白发、孤臣、江海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
首句“寒雨吹黄屋”,以寒雨拂过黄色的屋宇,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着,“胡星照紫宸”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胡星(北方之星)与紫宸(皇宫)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远方战乱的忧虑,也暗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龙沙万里去”描绘了主人公远行的艰辛与遥远,与“灯市七年春”形成对比,前者强调了空间的距离,后者则强调时间的漫长,两者共同构成了对岁月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感恋丹心折,悲吟白发新”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丹心折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白发新则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的衰老。这两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最后,“孤臣卧江海,老泪满衣巾”以“孤臣”自喻,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却身处孤独之境,无法为国效力的无奈与悲哀。满衣巾的老泪,则是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复杂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