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鲜于子骏西台》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通过对比“僚友”与“世贤”的不同境遇,以及“直道”与“从俗”的选择,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联“僚友难逢不世贤,洛台经岁共清閒”,诗人感叹在官场中难得遇到像鲜于子骏这样的非凡之才,两人曾在洛台共度了一年的宁静时光。这里以“不世贤”强调鲜于子骏的卓越,而“清閒”则描绘了两人相处时的闲适氛围。
颔联“蒹葭岂合依良玉,培塿何能望泰山”,运用自然界的意象进行比喻。蒹葭(芦苇)与良玉(珍贵的玉石)虽同处一地,但蒹葭难以依附良玉,象征着才华与环境的不匹配;培塿(小土堆)无法与泰山相比,暗示个人能力与宏大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两句表达了对鲜于子骏才能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局限的无奈。
颈联“直道难堪从俗尚,清新原足重人间”,诗人认为坚守正直之道在世俗中难以被接受,但这种清新脱俗的品质在人世间依然值得重视。这里既是对鲜于子骏人格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坚持理想、不随波逐流的自我勉励。
尾联“期君致主登廊庙,茅屋荒田我自还”,表达了对鲜于子骏能够辅佐君主、成就一番事业的期待,同时也预示着自己将归隐田园,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与抉择。
综上所述,《寄鲜于子骏西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