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寺丞弟还弋阳

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

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

官桥骏马冲尘去,禁苑流莺隔树闻。

同谱有兄居近侍,莫因乡国久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郑文康所作的《送李寺丞弟还弋阳》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以“落花”和“飞絮”象征季节更替与时光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都门边,落花飘零,飞絮漫舞,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客人送行。而“祭水滨”则暗示了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形成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颔联“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通过“三尺剑”与“百篇文”的对比,展现了送别者与被送者的不同身份与追求。三尺剑可能象征着武勇或守护,而百篇文则代表了学问与才华。这一联不仅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暗含了对弟弟未来旅途的祝愿与期待。

颈联“官桥骏马冲尘去,禁苑流莺隔树闻”,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动态美。官桥上,骏马疾驰,尘土飞扬,象征着离别的速度与决绝;而禁苑中,流莺啼鸣,隔着树梢传来,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又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

尾联“同谱有兄居近侍,莫因乡国久离群”,表达了对弟弟的关怀与期望。虽然身处异乡,但兄弟之情如同同谱之音,永远相连。此句提醒弟弟不要因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强调了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挽丁行人璇

袖拂长安马上尘,少年曾醉杏园春。

官船夜载三更梦,使节长随万里身。

天上玉楼应妄说,道傍黄土自伤神。

可怜台省同年伴,遍数升沉少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简庵沈少卿题画

书法淋漓满卷中,眼前生意与真同。

当朝名笔应多在,前代遗缣尚未穷。

翰苑品题文耀日,宾筵展玩笑生风。

古来独有监门者,画出流民第一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贺甘别驾弟归

西风吹冷鹡鸰原,失却孤雏众所怜。

已分埙篪成独奏,谁知华萼又同妍。

梦回喜得西堂句,事往休歌杕杜篇。

今日掌中珠复得,若翁含笑在黄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吴司训之辰州

辛苦平生万卷书,辰阳博士得新除。

腰钱已跨扬州鹤,贳酒先尝汉水鱼。

门下诸生多馆阁,眼前同辈久轩车。

嗟君莫恨功名晚,梁颢才华更有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