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打碑吴居士二绝句(其二)

曾于水火识阴阳,拂拂玄虚道乃彰。

知白定应能守黑,不须更觅大还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吾丘衍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巧妙运用。首句“曾于水火识阴阳”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对立统一原则的理解,用水与火的极端状态象征着阴与阳的对立与交融。次句“拂拂玄虚道乃彰”进一步强调了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才能揭示出宇宙间深奥的道或真理。

第三句“知白定应能守黑”寓意深刻,这里的“知白”代表智慧和明理,“守黑”则象征包容和顺应,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理解光明的一面,也在于理解和接纳黑暗的部分,体现了道家的阴阳平衡观。

最后一句“不须更觅大还方”表达了诗人对吴居士的期许,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内在的修为,无需外求所谓的“大还方”(可能指道教修炼的秘法),表明他对吴居士的赞赏和对其境界的认可。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日常,既是对吴居士的赞扬,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展现出元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62)

吾丘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酒醒试野服

酒醒微风入,天高白鹤飞。

坐看烟景变,何日洞天归。

发乱便纱帽,身閒且布衣。

未能逃姓字,转欲见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见虹

返照馀光白,斜虹带雨长。

半天分远近,二气亵阴阳。

娲石犹能见,秦桥不见梁。

龙渊在何处,倚望极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月十五月食

九道铜浑缺望舒,坐看明水失方诸。

岂知天上麒麟斗,不顾人间蚌蛤虚。

丹桂有阴秋寂寞,嫦娥无梦夜何如。

西风回首山河外,修政能忘太史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刘牧之廉使

闻说飞鸾下九霄,白头懒赴玉堂招。

醉中野服方萧散,梦里轩车竟寂寥。

别墅人空丹桂老,小山云去紫台遥。

故原归葬松萝惨,目送征魂万里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