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在东堂石榴树下,夜晚饮酒直到天明还未归。
轻薄的絺衣被浓露打湿,桂花酒让脸颊泛起红晕。
你如同尹和富一样,高谈阔论无人能及。
你的言辞中充满仁义深意,傲视天地之间。
以这样的交谈为乐,简陋的门庭从未关闭。
自从离开朝廷,纷扰之中难得清闲。
登高远望,还是未能见到云山的景象。
如何才能见到您,客人的衣袖上已满是泪痕。

注释

絺衣:轻薄的细葛布衣服。
浩露:浓重的露水。
尹与富:可能是贤者或朋友的名字。
傲倪:傲视,睥睨。
衡门:简陋的门。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借指朝廷。
觌:相见,见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东堂石榴树下与友人畅饮的情景,直到天明仍未尽兴。他们身穿细葛衣,衣衫被露水打湿,却仍品着美酒,面带红光,显示出豪放不羁的气概。诗人提及尹与富两位朋友,他们的高谈阔论无人能及,谈论的是仁义之道,傲视天地。他们以此为乐,即使居处简陋,门常开,生活自由自在。

然而,自离开朝廷后,诗人感到世事纷扰,难得清闲。他站在高处远望,希望能再见友人,但只见云山而不见他们的身影,心中充满思念和遗憾。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泪水沾湿了衣袖,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文豹篇赠黄介夫

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

泽雾毛虽杂鼮鼠,朝将具须暮为乳。

文章子云久已许,还笑大夫费五羖。

天子仗中仪勿举,尾与旂常愿看取。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文惠师赠新笋

刘累死,龙不驯。世间士,不识真。有真物,实去人。

或在山,亦隐鳞。或多孙,出水滨。

奋雷轰轰万里春,厚土坼裂穷蛰振。

牙甲戢戢不可数,刬掘谁怕天公嗔。

煮之桉酒美如玉,甘脆入齿馋流津。

荆吴易得梁宋少,二年不食思无因。

岂意今朝忽有遗,不忍独飨呼吾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文曜师之南徐

班班上川羽,薄暮未安巢。

扰扰方外士,岁晏游远郊。

正值风霜急,晚冰随处敲。

何时居岩下,都把尘事抛。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斗鹌鹑孙曼叔邀作

脱命秋隼下,鸣斗自为勇。

争雄在数粒,一败势莫拥。

惭将缩袖间,怀负默而拱。

胜且勿苦欣,犹惊辱与宠。

形式: 古风 押[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