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题为《题朔斋铁壁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品格与成就的赞美。
首联“耐久声名参古柏,绝清词翰赋薇花”,以古柏的耐久与薇花的高洁来比喻友人的名声与文采,表达了对其持久声誉和卓越文学成就的赞赏。古柏象征着坚韧不拔、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薇花则以其清雅脱俗著称,二者共同构成了对友人品格与才华的高度评价。
颔联“几闻人似南都老,再有公生朔党家”,通过“南都老”这一典故,暗示友人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如同南都的老者一般备受尊敬。同时,“再有公生朔党家”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对文学界的贡献,如同在朔党家中再次诞生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大家。
颈联“题扁不渐名铁壁,持荷更合侍金华”,“题扁”指悬挂匾额,这里用以形容友人的作品或名声如同铁壁一般坚固,不可动摇。“持荷”则借用了古代官员手持荷叶的形象,象征着友人能够像侍奉金华(古代官署名)一样,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
尾联“元城志业须翁了,推美还看入制麻”,“元城”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友人的家乡或出生地,表达了对友人志向和事业的肯定与期待。“推美”则是推崇友人的美德,而“入制麻”可能是指进入官府或参与政务,意味着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品格、成就及未来的期许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敬意,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赞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