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三首(其三)

无嫌乌帽走黄尘,尘外尘中总有人。

口但轻轻吹鸟毳,肠休轧轧转车轮。

漫张明月清风眼,试玩游丝落絮身。

半夜妙心花忽发,十方一刹现浑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秋夜读书三首(其三)》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读书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无嫌乌帽走黄尘”,诗人以乌帽行走于黄尘之中,象征着在世俗的纷扰中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接着,“尘外尘中总有人”则表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总有志同道合之人存在,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共鸣与理解。

“口但轻轻吹鸟毳,肠休轧轧转车轮”两句,诗人以轻柔的动作和内心的宁静,比喻自己在读书时的专注与沉思,避免了外界的喧嚣和内心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平和与纯净。

“漫张明月清风眼,试玩游丝落絮身”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通过观察明月、清风、游丝、落絮等自然景象,体验到宇宙间的和谐与生命的流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最后,“半夜妙心花忽发,十方一刹现浑银”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仿佛在深夜中突然领悟到了某种真理或智慧,如同花朵在寂静中绽放,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直达本心的境界。这种领悟不仅仅是个人的觉醒,更是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夜读书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秀野亭观雪

不见湘娥十二鬟,谁移白发上青山。

云开上界珠宫阙,风堕游仙玉佩环。

洄曲城孤千骑入,山阴兴尽一蓑还。

万松岭下寒溪口,遥想梅花露半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从陈阜卿游翠岩

马轻人健有秋容,飞到千岩万壑中。

古殿含风寒佛骨,峻屏揭水注龙宫。

行深野屦沾空翠,睡醒僧檐转晚红。

弹指山川变光景,横江旌吹拥元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张安国闻捷

两京乔木久秋风,甘露棠梨非汉宫。

铁凤雕零周庙古,玉鱼流落汉陵空。

朝催战鼓云埋阵,夜发戈船月照篷。

宣德楼前清御道,明年元会纳群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渡湖过大浩寺

乱莎茁茁水皴皴,红叶黄花各自春。

隔竹歌呼知叟醉,倚松疏懒见僧真。

有时柏子捎衣落,无数松枝刺眼频。

山顶斜阳才惨淡,草颠多露已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