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六首(其十)

天晴开水路,无事设曹司。

病多谙药性,小慈妨大慈。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士圭的《偈十六首》之一十,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天晴开水路”,描绘了一幅晴空万里、水道畅通的画面,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开阔与明朗。晴朗的天空如同心灵的纯净,水路的通畅则寓意着前行的道路无障碍,暗示了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应保持通达与自由。

次句“无事设曹司”,意指在没有纷扰与杂务的情况下,设立官署或管理机构显得多余。这里暗含了对过度繁琐制度的反思,强调了在简单与宁静中生活的价值,倡导了去除不必要的烦琐,追求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后两句“病多谙药性,小慈妨大慈”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道德选择的难度。前一句“病多谙药性”比喻经历多次疾病的人对药物的特性更加熟悉,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通过经验积累能够更好地应对。后一句“小慈妨大慈”则指出过分的小恩小惠有时会妨碍更大的慈悲行为,强调了在道德实践中要把握好度,避免因小失大,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士圭对于人生、道德以及社会秩序的独到见解,鼓励人们在追求内心平静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收录诗词(53)

释士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六首(其十一)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千眼顿开,纤尘不立。

游戏宝明空海,超越菩提觉场。

善财入楼阁之门,重重无尽。

居士供蒲塞之馔,种种庄严。

以上妙饮食供养为法门,以广大愿心总持为佛事。

一一摄入,一一交参。一一圆融,一一周遍。

理事平等,真俗混融。凡圣同源,因果不二。

直得文殊骑狮子,入普贤鼻孔里藏身。

普贤骑象王,入文殊眼睛里瞌睡。

释迦弥勒,掩耳偷铃。势至观音,抱赃叫屈。

形式: 偈颂

偈十六首(其十二)

老龙千丈湫,晴空散飞雪。

尊者诺讵罗,坐视眼眨眨。

老禅来住山,梵志翻著袜。

乍可刺汝眼,且要话头活。

形式: 偈颂

偈十六首(其十三)

老禅不打鼓山鼓,送老来看雁范山。

杰阁重楼都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偈十六首(其十四)

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临济德山,是何草芥。

向上一路,荆棘成林。更欲翻身,堕崖落堑。

总不动著,当处活埋。生机临时,翻成乱统。

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