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士圭的《偈十六首》之一十,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天晴开水路”,描绘了一幅晴空万里、水道畅通的画面,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开阔与明朗。晴朗的天空如同心灵的纯净,水路的通畅则寓意着前行的道路无障碍,暗示了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应保持通达与自由。
次句“无事设曹司”,意指在没有纷扰与杂务的情况下,设立官署或管理机构显得多余。这里暗含了对过度繁琐制度的反思,强调了在简单与宁静中生活的价值,倡导了去除不必要的烦琐,追求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统一。
后两句“病多谙药性,小慈妨大慈”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道德选择的难度。前一句“病多谙药性”比喻经历多次疾病的人对药物的特性更加熟悉,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通过经验积累能够更好地应对。后一句“小慈妨大慈”则指出过分的小恩小惠有时会妨碍更大的慈悲行为,强调了在道德实践中要把握好度,避免因小失大,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士圭对于人生、道德以及社会秩序的独到见解,鼓励人们在追求内心平静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