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
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
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
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
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
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
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不详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岁寒寻老友。只萧寺乔松,交情耐久。吾衰甚矣惫。
故人喜相见,支离群叟。春风桃柳。
满长安、红争绿斗。
让髯公、沐雨梳霜,到底青青依旧。安否。
九逵哄处,五市开时,货财辐凑。衣冠奔走。
洒斯辱,浇杯酒。
劝怒涛休吼,晨钟暮鼓,且共佛灯厮守。
更呼来、鹤唳长空,一天星斗。
花信频催,二十四番,雨飘风洒。
多情最是风流,杨柳瘦腰一把。
树犹如此,何况人倚阑干,游丝和梦愁牵惹。
泪断锦回文,借乌丝重写。姚冶。
玉人应在,燕子楼中,湘帘垂下。
记得青鬟,微笑红牙轻打。
而今寂寞,空想院落秋千,几时再驻墙头马。
蓦听杜鹃啼,道东君归也。
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双照泪痕犹在。
忍令分携,怯空房难耐。
无人处,生怕落花风起,轻把檀痕吹坏。
惜惜情怀,料身中不快。问何曾、走马章台内。
又非因带甲榆关外。何苦东去西飞,判相思分界。
看弹琴、谁写芙蓉黛。伴薰香、莫绾鸳鸯带。
只好教、笼里鹦哥,咒那人无赖。
遍皇州玉龙纷舞,千门六花绕。
燕台高眺,见一点西山,装作琼岛。
翠微低处斜阳照。朔风飘不了。
掩映着、瑶林琪树,烟中飞白鸟。
我来蓟丘,笑行囊空馀几两屐,卧游难到。
灞桥畔,趁不上、剡溪一棹。
翻追忆、故园雪夜,万峰里、梅花消息早。
只好倩、小楼铁笛,吹霜天角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