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凤翔的《宫词(其六)》描绘了一位来自岭南的女子,她身处皇宫之中,距离皇帝的居所紫宸宫遥远。诗人通过“阿奴”这一亲切称呼,暗示了女子身份的卑微。她万里迢迢来到这里,让人难以想象她如何能接近权力中心。
“那猜近紫宸”表达了对这位女子命运的感慨,暗示她在宫廷中地位不高,难以触及核心权力。接下来的两句“不是少年粗识字,殿前争得掌丝纶”,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困境。如果她不是因为年轻时略懂文字,能够在殿前处理文书,那么在如此复杂的宫廷环境中,她又怎能有机会接触和管理重要的朝廷机密(丝纶,古代指朝廷的诏令)。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宫廷底层挣扎的女性形象,寓言般地反映了权力阶层的森严与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