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堤上茅房已可怜,中流无家更泊船。
去住彼此两不顾,日落荒城生暝烟。
这首明代诗人李兆先的绝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水上景象。首句“堤上茅房已可怜”,写出了岸边简陋茅屋的破败,透露出一种贫苦与无奈的情绪。次句“中流无家更泊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感,船只在江流中没有固定的归宿,暗示了人物的孤独和流浪状态。后两句“去住彼此两不顾,日落荒城生暝烟”,表达了人物间的冷漠疏离,他们各自忙碌,甚至对彼此的困境都不顾及,而夕阳西下,荒芜的城市升腾起暮霭,更增添了画面的寂寥与悲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民生疾苦、人情淡薄的画面,富有深沉的生活哲理。
不详
行人折柳寄相思,又见春风换故枝。
若问无情闲岁月,恰是新条未出时。
秋来贾客泪沾巾,路草墙花各自春。
莫向中流歌楚调,舟中多是赣州人。
莞海东头去路赊,独乘羸马到君家。
十年梦里相寻处,依旧青山两岸花。
夕阳西下隔秋阴,三径门前旧竹林。
无复惊尘随别梦,独怜多病损闲心。
绝交书在从人弃,漫兴诗成每自吟。
此路近来休更问,欲将青鬓谢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