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发倘非真在田间孰知此趣因赋(其二)

月璧上遥巘,水珠生晚苗。

田家足清旷,野步自超摇。

有叟谈耕凿,无人说市朝。

却怜膏火地,车马客尘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明亮如镜的月亮映照远方山峦,夜晚露珠滋润着新生的稻苗。
乡村生活宁静而开阔,独自漫步田野感到心旷神怡。
老农谈论着耕种和凿井,无人提及城市的喧嚣和纷扰。
我怜惜这宁静的田园,却被来往的车马扬起的尘土打破。

注释

月璧:明亮如镜的月亮。
遥巘:远方的山峦。
水珠:夜晚的露珠。
晚苗:新生的稻苗。
田家:乡村人家。
清旷:宁静开阔。
野步:田野漫步。
超摇:心旷神怡。
叟:老者。
耕凿:耕种和凿井。
市朝:城市和朝廷。
膏火地:宁静的田园。
车马:来往的车马。
客尘嚣:尘土飞扬的喧闹。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景象。诗人夜晚漫步田间小路,月光如璧,照耀着远处的山峦,水珠晶莹,在晚苗上闪烁,如同夜明珠点缀。这种清旷的田家世界,让人心情舒畅,仿佛与世隔绝,只有自然的节奏在耳边低语。

诗人遇见一位老者正在谈论农耕之事,这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无人提及尘世的纷扰和市井的繁华。这里的宁静更显得珍贵,诗人不禁对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心生怜爱,感叹这里仍是车马罕至,保持着淳朴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超脱世俗的心境,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晚起喜晴

老翁喜晴色,屋角候晨曦。

圆影才明隙,方晖已鉴帷。

呼童聊拥褐,得火即舒眉。

盥栉浑无事,看山就小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渔舍

渔舍枕沧湾,如游赤壁间。

羡鱼虽迹似,匪钓却心閒。

松古龙千尺,溪清玉一环。

无人相伴醉,沙觜弄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渔舍新成

旋规渔舍傍溪山,山转溪回翠竹间。

閒看羽觞行诘曲,戏拈竿线弄潺湲。

浮家不入分风浦,归棹休寻落照湾。

谩说五湖烟浪好,几人险处得心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野步

晚来行野色,晴意满江山。

旧得贫中乐,今于老后閒。

渊明五柳下,颜子一瓢间。

此道如能会,孤标不可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