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诗

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

王朝肃清,惟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我之退征,请于天子。天子我恤,矜我发齿。

赫赫天子,明悊且仁。县车之义,以洎小臣。

嗟我小子,岂不怀土。庶我王寤,越迁于鲁。

既去祢祖,惟怀惟顾。祈祈我徒,戴负盈路。

爰戾于邹,鬋茅作堂。我徒我环,筑室于墙。

我既迁逝,心存我旧。梦我渎上,立于王朝。

其梦如何,梦争王室。其争如何,梦王我弼。

寤其外邦,欢其喟然。念我祖考,泣涕其涟。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洋洋仲尼,视我遗烈。

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尔,乐亦在而。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汉代韦孟所作的《在邹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国、故土深深眷恋之情的诗歌。全诗以“微微小子”自喻,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体衰,但仍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以及对先祖的怀念。

诗中“岂不牵位,秽我王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在朝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朝政的担忧。“王朝肃清,惟俊之庭”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清明、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顾瞻余躬,惧秽此征”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省与自责,担心自己的言行可能玷污了国家的形象。“我之退征,请于天子”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请求宽恕的心态。

“天子我恤,矜我发齿”描绘了诗人向天子诉说自己的困境,希望得到理解和照顾的情景。“赫赫天子,明悊且仁”赞扬了天子的英明与仁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子的尊敬与期待。

“县车之义,以洎小臣”表明了诗人对于天子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小臣的地位。“嗟我小子,岂不怀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庶我王寤,越迁于鲁”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够理解并允许自己回到鲁地的愿望。“既去祢祖,惟怀惟顾”则强调了诗人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

“祈祈我徒,戴负盈路”描绘了诗人离开时,随行人员的不舍与支持。“爰戾于邹,鬋茅作堂”描述了诗人到达邹地后,简陋的居住环境。

“我徒我环,筑室于墙”表现了诗人与随行人员共同建设新居的情景。“我既迁逝,心存我旧”表达了诗人虽然迁徙,但心中仍怀念着过去的家园。

“梦我渎上,立于王朝”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朝政的关心与期望。“其梦如何,梦争王室”、“其争如何,梦王我弼”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寤其外邦,欢其喟然”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复杂心情。“念我祖考,泣涕其涟”表达了诗人对先祖的哀思与怀念。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洋洋仲尼,视我遗烈”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年老与对孔子思想的崇敬。“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描绘了邹鲁之地的礼仪与文化氛围。

“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尔,乐亦在而”则表达了诗人尽管年老,但仍保持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在邹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与道德观念,是一首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作品。

收录诗词(2)

韦孟(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汉初诗人。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为楚元王傅,历辅其子楚夷王刘郢客及孙刘戊。刘戊荒淫无道,在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被削王,与吴王刘濞通谋作乱,次年事败自杀。在刘戊乱前,作诗讽谏,然后辞官迁家至邹(今山东邹城),有诗咏其事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前228?—前156

相关古诗词

黄鹄歌

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

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

愧尔嘉祥。

形式: 古风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

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

形式: 古风

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