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谒六祖

黄梅衍派已多时,谁向风幡论是非。

坐具初从仙里展,香烟竟指宝林归。

三更月色皆心印,万古山灵护法衣。

几度玄参期接引,西风一苇得皈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再谒六祖》由明代诗人黄城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首联“黄梅衍派已多时,谁向风幡论是非”以黄梅作为佛教禅宗的象征,暗示了禅宗传承已久,而“风幡”则比喻了外界的纷扰与诱惑,诗人在此提出疑问,究竟何人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纯净,不被是非所左右?

颔联“坐具初从仙里展,香烟竟指宝林归”描绘了修行者在仙山宝林中的初始状态,通过“坐具”的展开和“香烟”的指引,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觉醒与向善之路的开启。这里巧妙地将仙山宝林与佛教圣地相联系,强调了修行环境的重要性。

颈联“三更月色皆心印,万古山灵护法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三更月色”与“万古山灵”,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月色不仅照亮了夜晚,也映照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而“山灵护法衣”则寓意着自然界的守护与佛法的庇护,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尾联“几度玄参期接引,西风一苇得皈依”以“玄参”象征高深的佛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佛法、寻求真谛的渴望。而“西风一苇”则是借用佛教故事中的典故,比喻在佛法的引导下,最终得以解脱与皈依。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也寄托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

黄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睡起

睡起日当楼,微风生帘幕。

远树鸣乳鸠,虚庭下驯雀。

人閒境亦静,事省心不恶。

弹琴展素书,聊以寻吾乐。

贤哉陋巷人,生平所愿学。

形式: 古风

公车卧病(其一)

北风吹征衣,飒飒双蓬鬓。

神京万里遥,烟尘未全净。

驰驱趁晨夕,筋骨已瘦病。

青云虽可跻,造物尸其柄。

思之重思之,虚名累真性。

何如早回车,素位而安命。

形式: 古风

公车卧病(其二)

山村鸟夜啼,游子梦初晓。

凌晨复驱车,寒风摇树杪。

回首一天涯,孤飞云缥缈。

将以思古人,令我心如捣。

一养轻三公,胡为涉远道。

归去娱北堂,菽水堪终老。

形式: 古风

秋兴

西风动高林,竦然惊非昨。

时序迫相催,朱颜日销铄。

素心将谓何,而今乃落落。

进不跻云霄,退不遁丘壑。

栖栖度年华,何时偿宿约。

閒且一登楼,对景引杯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