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倪云林

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

严陵不肯仕,归耕富春山。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

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

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胡独商岩紫芝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寄倪云林”为题,由元代诗人周砥所作。诗中通过对鲁连和严陵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云林子(倪瓒)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借鲁仲连的典故,表达了对坚持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的敬仰。接着提到严陵,即东汉时期的严光,他不愿出仕,选择归隐,进一步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这两句将鲁连和严陵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指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其高尚的品质和对自由的追求在千载之下依然熠熠生辉,如同天地间的永恒真理。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诗人自认与云林子(倪瓒)有着相似的心境,都是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士。接下来的几句“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直接表达了对世俗权力和财富的不屑,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鲸鱼未化象征着尚未实现的理想,凤鸟独宿则暗示了孤独而高洁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这两句赞美了云林子的才华与内敛的光辉,指出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既能隐藏光芒,又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这里以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为喻,赞扬云林子不仅拥有高超的艺术才能,还能写出传世之作,影响深远。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即使没有皇上的征召,云林子依然保持着前贤的高尚品格,名声流传至今。

最后,“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诗人希望与云林子一同畅饮美酒,享受自然美景,表达了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回忆与云林子相遇的情景,春云映照溪水,充满了诗意与和谐。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时间流逝,分别已久,江面上芙蓉盛开,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美好。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诗人深知云林子可能正独自在烟雾缭绕的小岛上,心中充满了对云林子的思念。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诗人渴望能够借助仙鹤,与云林子一同前往玄都仙境,共同采集美丽的花草,表达了对云林子的深切向往与友谊。

“胡独商岩紫芝老”,结尾处以商岩紫芝老为喻,表达了对云林子年华老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云林子精神永存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题沧洲诗卷后

骑鲸东海上,豁然形神清。

仰看中天月,逍遥吹玉笙。

凌晨归返三山住,银阙珠宫渺烟雾。

东风吹乱碧桃花,化作红云渡波去。

形式: 古风

长句一篇留别草堂主人并柬匡庐外史

玉山草堂绝清妍,画图书卷置两边。

长松落子当窗前,鹤踏芝云舞翩翩。

碧梧翠竹摇秋烟,凤凰一鸣三千年。

松溪石磴相周旋,绿萝飞花百尺悬。

草堂主人真晋贤,手持麈尾谈重玄。

傲睨万象心炯然,示我新诗三百篇。

瀑流倒泻挂青天,匡庐先生乃谪仙。

谑浪高谈惊四筵,乐府不写金花笺,日日江头浮酒船。

爱我草圣如张颠,酣歌草堂屋西偏。

醉来狂歌舞跹跹,共入芙蓉花底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至正壬辰九月十二日过玉山草堂留别山中诸公

五陵豪英不足畏,丹徒布衣那可轻。

万事岂皆合天道,偶然遇之亦成名。

我今困乏穷谷底,青云之志何由平。

愁来饮酒一百杯,拔剑高歌泪如倾。

歌声悲壮君试闻,江汉茫茫气欲吞。

附凤骑龙岂难事,屠狗脍牛何足论。

诸君古乡旧知己,会面那得无欢言。

平生心事难尽道,且复痛饮花下樽。

明当大醉楼船上,横吹玉笛过吴门。

形式: 古风

送淮南苏同佥赴镇

大江洪流若奔马,横截中天向东泻。

吴楚风烟浩荡中,海门赤日光相射。

上将气吞云梦泽,猛士声振长平瓦。

灵旗遥指濠泗间,神戈暂驻狼山下。

万民不扰农业兴,白叟黄童在田野。

文武之道惟张弛,固识贤才天所授。

去年开阃今复来,欢呼动地声如雷。

愿翻长江作霖雨,沛泽何止沾枯荄。

我钦当时羊叔子,岘山之碑传未已。

清德九世其在君,缓带轻裘自兹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