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栖真室盖晋仙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云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借问飞仙那用步,步行犹是地行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李真的住宅依旧如故,坐落在道院的西边,靠近古老的洞穴之前。
一日之间仿佛游览了八百里,经历了三次花开花落,仿佛已有九千年的岁月。
剑池和丹井都覆盖着青苔,昔日的华丽景象如今只剩下苍翠的藓苔;那鲜艳的节仗和霓裳,已在碧空之上消失无踪。
请问飞仙为何还要步行?即使是步行,对他们来说也如同地上的仙人行走一般神奇。

注释

故依然:依旧如故,保持原样。
道院:道教的修行场所。
古洞:古老的洞穴。
剑池:传说中的宝剑出没之处。
丹井:炼丹的水井。
苍藓:长满青苔。
绛节:红色的节仗,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
霓旌:彩虹般的旗帜。
步行犹是地行仙:即使步行也如同地上的仙人般神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隐逸之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古朴,充满了对道家文化和仙境生活的向往。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通过对比,表现出这座宅子和周围环境的静谧与久远,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感受,以及对永恒和长生的追求。

"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描述的是仙境中的景象,其中剑池、丹井等元素充满了道家文化的色彩,而“苍藓”、“碧天”则增添了一种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借问飞仙那用步,步行犹是地行仙。" 这两句诗人通过询问,表达了对飞升之境的向往,同时也承认自己尚未达到那种境界,只能在尘世中行走,但心灵上已与仙境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家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生命状态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遣人探梅翟园云尚未开

传语翟园千树梅,不应藞苴索诗催。

今年雪后悄无信,去岁腊前强半开。

我欲明朝携酒去,花须连夜唤春回。

东风肯报南枝否,待釂东风三百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遣闷

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

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

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

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鲈鱼

两年三度过垂虹,每过垂虹每雪中。

要与鲈鱼偿旧债,不应张翰独秋风。

买来一尾那嫌少,尚有杯羹慰老穷。

祗是莼丝无觅处,仰天大笑笑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鲎酱

忽有瓶罂至,捲将江海来。

玄霜冻龟壳,红雾染珠胎。

鱼鲊兼虾鲊,奴才更婢才。

平章堪一饭,断送更三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