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真宰无私造化均,年年分散月中春。
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
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
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理想的诗歌。
开篇“真宰无私造化均,年年分散月中春”两句,描绘了自然界每年的季节更迭和春天的到来,如同天地间的真宰公正无私地布施恩泽。这里的“真宰”指的是掌管自然规律的上苍,而“造化均”则强调了大自然创造万物时的平等与公允。
接着,“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上进和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皆期”意味着普遍的心愿,“早蹑青云路”则是比喻追求高尚志向的人们希望尽快达到目标,而“谁肯长为白社人”中“白社人”通常指的是平凡之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不愿久留于平庸之境的决心。
下两句“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展示了对宋国(可能是古代某个时期或地域的称呼)崇高品德和理想政体的赞美,以及在圣明的朝代里,个人能够轻松地报效国家、实现自身价值。
最后,“大须审固穿杨箭,莫遣参差鬓雪新”则是对坚韧不拔的品格与追求完美境界的提醒。“穿杨箭”形容才能卓越,一往无前;“莫遣参差鬓雪新”则强调了对于个人修养和德行的不断磨练,不让其有所懈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理想、品格与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完美境界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社会中种种考验时保持坚韧不拔品性的决心。
不详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世上路岐何缭绕,水边蓑笠称平生。
寻思阮籍当时意,岂是途穷泣利名。
展转檐前睡不成,一床山月竹风清。
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祸福既能知倚伏,行藏争不要分明。
可怜任永真坚白,净洗双眸看太平。
草堂书一架,苔径竹千竿。
难世投谁是,清贫且自安。
邻居皆学稼,客至亦无官。
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