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

桐城姚氏。竹叶亭边地。阅世生人人阅世。

传舍古今如寄。闭关聊学瞿昙。著书敢比桓谭。

檐畔依然垂柳,俨然身在江南。

形式: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叶昌炽所作,以桐城姚氏竹叶亭边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观察与感悟。词中“阅世生人人阅世”一句,揭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迁,人生如同过客般短暂,每个人都经历着世事的流转。接下来,“传舍古今如寄”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仿佛寓居的住所只是暂时的寄宿之所。

“闭关聊学瞿昙”借用佛教中的释迦牟尼(瞿昙)闭关修行的典故,表达作者试图在纷繁世事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著书敢比桓谭”则表明作者有志于著述,希望能像东汉学者桓谭那样留下思想的痕迹。最后两句“檐畔依然垂柳,俨然身在江南”,通过描绘熟悉的檐下垂柳,营造出一种江南水乡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仿佛置身江南,远离尘嚣。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又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视角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6)

叶昌炽(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语花.汪范卿主事新纳姬人,湘产而育于荥阳潘氏,明慧寡俦,却扇之日,置酒觞客,因事未赴,词以贺之

银潢一角析木。津边有小星飞渡。纤腰如许。

前身是,管领章华旧主。秋风江渚。

试罗袜凌波微步。凭蹇修桂棹兰旌,来自潇湘浦。

犹忆花桥白傅。正家邻水阁,随侍樊素。

绮筵今日开金屋。平视从容,挥麈自呼负负。

修不到倾城一顾。千尺深潭水,桃花持比君情愫。

形式:

摸鱼儿.何颂圻比部属题西湖放棹图,宋张梅渊有重过西湖,此阕因次其韵

正清和嫩晴天气,湖光山色如浣。

烟波一舸重来处,回首旧游未远。莺燕唤。

不似断桥流水寒雅岸。市朝苦短。

怅南渡沧桑,西泠烟柳,共此岁华换。

嗟今昔,狐貉一邱相伴。贤愚同尽何限。

滔滔谁作中流柱,金石波心不转。嵇阮懒。

不过是徜徉载酒江湖畔。乾坤尘满。

且揽辔登车,鸣珂儤直,来适子之馆。

形式:

木兰花慢.费芝云兵部感怀词六首,悼其亡姬作也。出以见示,为赋此阕

彩云吹易散。渺天上、云人閒。

叹钿盒空留,香篝未冷,梦醒灯残。新诗郁伊善感。

断么弦凄绝不胜弹。

已是舜华易萎,空教好梦徵兰。瑶台何处佩珊珊。

不见有青鸾。忆碧玉初来,胥江一舸,共挂烟帆。

长安十年如梦,芰荷衣偕隐负青山。

异日五湖深处,凌波罗袜重还。

形式:

沁园春(其一)马缨花

车盖亭亭,斜日未西,浓遮屋䪜。

看织成茜罽,柔还似毳,吹将柳絮,撒不因盐。

绛节珊珊,碧幢冉冉,销尽当空火伞炎。

风幡引,有竿旌析羽,染以朱湛。倘教开傍妆奁。

似荡漾流苏羃画檐。

更绛纱系处,同心试绾,紫罗剪就,纤手轻拈。

近看如无,深藏不见,隔著墙头春色添。

空阶畔,剩蒙茸残雪,采亦盈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