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其四)

隔城朱阁两相看,万叠青峦晓色寒。

谁好曙烟争早起,美人先抚赤栏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州秋日里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隔城朱阁两相看”,以“朱阁”二字渲染出城中建筑的华美与色彩,同时通过“两相看”表达了一种对视的美感,仿佛两座朱阁在彼此注视中传递着静谧与和谐的信息。

“万叠青峦晓色寒”一句,将视线从城市转向远处的山峦,晨光中群山叠嶂,寒意袭人,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清晨的清新与凉爽。这里的“晓色寒”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或许是对清晨冷冽之感的直接描述,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

“谁好曙烟争早起”这一句,将视角聚焦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或群体,似乎在询问或赞叹有人在黎明时分就早早起身,可能是为了欣赏这美丽的晨景,或是为了开始一天的劳作。这里不仅表现了人的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也体现了对勤奋、早起精神的赞美。

最后一句“美人先抚赤栏干”,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美人”不仅指女性,也可以泛指那些优雅、有品味的人。他们先于他人触碰那红色的栏杆,可能是为了感受秋日晨风的轻拂,也可能是为了留下自己的足迹,或是为了与自然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这一细节描绘了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惠州秋日早晨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情怀,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生活态度的赞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其五)

暑烈初残气渐收,晚波容与上兰舟。

舟中有酒不肯醉,争就朝云酹古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其六)

幽园选胜得篁塘,湘竹来风拂药房。

百尺红楼烟里出,望中黄鹄入苍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其七)

放艇湖归月欲倾,秋还水气薄寒生。

数声鹤唳沧洲外,唤醒酕醄已解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其八)

苏堤桥上玉钩斜,皎皎明河欲溯遐。

无尽笙歌慰佳夕,不知凉露湿蒹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