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文丞相祠》由明代诗人林廷玉所作,通过对文天祥祠堂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南宋忠臣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联“国破兵如万蚁屯,捐躯犹欲正乾坤”,开篇即以壮烈之笔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英勇抗敌,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捍卫国家尊严和正义的决心。这里将军队比作万蚁,形象地展现了军队的庞大与坚韧,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
颔联“千年庙貌含生气,万古纲常寄断魂”,进一步赞美了文天祥祠堂的庄严与神圣。千年之后,祠堂依然充满生机,仿佛文天祥的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万古的纲常道德,都寄托在这断魂之中,强调了文天祥精神对于后世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
颈联“苔衬白云封石刻,柏拖寒雨障祠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苔藓覆盖的石刻,白云缭绕,象征着文天祥精神的永恒与不朽;寒雨中的柏树,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凄清感,也寓意着文天祥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义的品质。
尾联“陈词跽洒汎澜泪,天地酸心日月昏”,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的深深哀悼之情。陈词跽,即跪地陈述,形容诗人对文天祥事迹的感慨至深;汎澜泪,比喻泪水如波涛汹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敬仰。天地酸心,日月昏,更是以天地日月的黯淡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哀伤与对文天祥精神的无限怀念。
综上所述,《谒文丞相祠》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文天祥祠堂的庄严与神圣,更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诚、勇敢、坚持正义精神的高度赞扬与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