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蜀学导先河,石室千秋文太守;

汉家托幼主,云霄万古武乡侯。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展现了对张之洞先生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

上联“蜀学导先河,石室千秋文太守”中,“蜀学”指四川地区的学术文化,而“石室”则是成都著名的文化遗址,这里借指张之洞在四川的贡献。“导先河”形象地表达了张之洞在学术文化上的开创性作用,“千秋文太守”则赞扬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成就,使四川的文化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影响深远。

下联“汉家托幼主,云霄万古武乡侯”则将张之洞比作汉代的诸葛亮(字孔明,又称“武乡侯”),诸葛亮被誉为“托孤”的典范,即在刘备去世后,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辅佐,最终使得蜀汉政权得以稳定发展。这里通过“托幼主”和“武乡侯”的比喻,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国家危难之际,承担重任,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展现了张之洞在学术、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杰出贡献,还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赋予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表达了对张之洞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1)

田光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公备德业文章之美,各有千秋,历溯昭代英贤,自湘乡后殆无与匹;

我承饮食教诲之恩,已非一日,胜得天涯涕泪,为海内恸兼及其私。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仰若斗山,与唐韩昌黎各千古;

四裔咸问起居,海内称其正直,是真宰相,为宋司马光后一人。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荃联

以身为天下安危,削寇弭灾,功在楚吴恩在晋;

荐士遍寰中俊杰,尊贤容众,民怀父母我怀师。

形式: 对联

孟庙联

孔门功冠三千士;周室生当五百年。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