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晴

断霞缕脉浅深红,雨挟凉来助好风。

心厌乱蝉专美荫,目随高鸟度晴空。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虑中。

坐到夜深明月上,秋声故故绕梧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残阳如丝,红晕浅深,雨带着凉意助阵好风。
心中厌烦烦乱的蝉鸣,只愿在树荫下享受宁静,目光追随着高飞的鸟儿穿越晴朗的天空。
我此刻超脱于功名之外,日常生计却开始占据思绪。
直到深夜,明亮的月儿升起,秋意凉凉,唯有梧桐树上传来的声声落叶声不断环绕。

注释

断霞:残阳。
缕脉:如丝的。
浅深红:红晕浅深。
雨:雨。
挟:带着。
凉:凉意。
好风:好风。
心:心中。
厌:厌烦。
乱蝉:烦乱的蝉鸣。
专美:只愿。
荫:树荫。
目随:目光追随。
高鸟:高飞的鸟儿。
晴空:晴朗的天空。
此身:我此刻。
尚:还。
落:超脱于。
功名:功名。
生理:日常生计。
方:开始。
侵:占据。
念虑:思绪。
坐到:直到。
夜深:深夜。
明月:明亮的月儿。
上:升起。
秋声:秋意。
故故:不断。
绕:环绕。
梧桐:梧桐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晴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功名利禄、宁静致远的心境。

“断霞缕脉浅深红”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了晚霞的美丽,断续如缕脉般的云霞在天际铺展开来,浅深不一的红色给人以温暖之感。

“雨挟凉来助好风”则写到了秋日的凉爽气候,细雨过后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接下来的“心厌乱蝉专美荫,目随高鸟度晴空”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世俗的排斥和对美好事物的独钟。心中厌恶那些喧嚣扰人的声音,而专门欣赏那些清幽美丽的景致;目光则跟随着高飞的鸟儿,穿越那晴朗的天空。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虑中”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此时身处红尘,但心灵却已超然物外,只是生计问题偶尔侵扰心头,带来些许忧虑。

最后,“坐到夜深明月上,秋声故故绕梧桐”则描写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景象。坐在明亮的月光之下,听着那些熟悉的秋夜声音环绕在梧桐树间,这些自然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若有若无,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愁思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二首(其二)

朅来云梦泽南州,风物萧萧两见秋。

三径草荒真左计,一官冰冷更何求。

莫招毛颖论时事,且唤曲生浇客愁。

短艇轻蓑良不恶,此心何敢负江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怀二首(其一)

镜中忽忽老侵寻,政坐文穷自陆沉。

独对西风搔短发,欲谋小隐背初心。

江湖鸿雁天将冷,篱落黄花秋又深。

拄笏看山聊尔耳,懒弹绿绮索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旱得雨子大诗言祈祷所致炎谓不可贪天之功次韵以见区区

宦游碌碌本无奇,失脚归来莫皱眉。

只合一廛修穑事,岂堪千骑把州麾。

旱乾偶得崇朝雨,秋熟应无卒岁饥。

耕凿熙熙皆帝力,丰年请为续周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秋夜

索索风叶响,寒生秋夜深。

閒思千古事,虚费一生心。

命薄谋多拙,年衰病易侵。

黄粱今梦觉,高枕卧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