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飒飒西风起。
玉轮辗出琉璃宫,碧落空明无表里。
几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尘埃。
夜深丝竹递清响,疑是楚王曾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追寻古人的情怀。开篇“长波淼淼七百里”展现了湖水浩瀚辽阔的宏伟景象,而“蒹葭飒飒西风起”则传递了一丝秋意渐浓的感觉。
“玉轮辗出琉璃宫,碧落空明无表里”两句,不仅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升起的壮观景象,还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天地之间的清澈与纯净。这里的“玉轮辗出琉璃宫”,既可理解为诗人眼中的理想之境,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尘埃”两句,则由景转情,通过山峦如立、郁郁葱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然与淡漠。这里,“不知人世皆尘埃”一语,更深化了这种超脱尘嚣的情感。
最后,“夜深丝竹递清响,疑是楚王曾归来”两句,以柔和细腻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并通过“疑是楚王曾归来”的想象,将历史与现实、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使诗歌达到了一个高潮。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颇具层次和深度,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折射出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冥濛一抹笼峥嵘,峥嵘深处传疏声。
溪横古槎低欲折,隐约前村通去程。
万里征夫不知宿,数尽飞鸦栖古木。
输与中边三四僧,枯藤挑云归佛屋。
家家傍水开柴扉,绿杨影里沈斜晖。
妻炊黄粱子挂网,独枕莓苔眠钓矶。
得鱼博钱平生志,世间宠辱不能累。
路近桃源多裔孙,定知秦晋兴亡事。
云气浮江天已夕,江树号风飞雨迫。
凄凉正则赋怀沙,疑与渔翁分半席。
一声暧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
土膏动脉晓色媚,农将有事于西畴。
爱向其中舣短篷,眼前景物总玲珑。
神仙窟宅垂杨里,图画溪山落照中。
甚是繁华输侠少,也须幽胜属衰翁。
世间风月无如此,卖鹤来谋地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