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来佛后,窃食犯僧残。

形式: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和尚在寻找光明与食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首句“寻光来佛后”暗示了和尚在追寻精神的指引时,可能忽视了物质世界的规则,这里的“光”既可理解为精神上的指引,也可视为对光明的追求,象征着对真理或救赎的渴望。

次句“窃食犯僧残”则揭示了和尚在物质需求驱使下,违背了佛教戒律的行为。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挑战,也反映了在现实生存压力下,精神信仰与世俗行为之间的冲突。通过“窃食”这一行为,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和尚在追求精神满足与物质生存之间挣扎的复杂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两句话,深刻探讨了佛教修行者在面对物质诱惑时的道德抉择,以及这种抉择背后的精神挣扎和自我反省。它不仅展现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也反映了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

广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安八咏(其一)赤乌碑

佛法阐兮重玄,国江东兮纪年。

翠壁立兮高碣,瞰波涛兮硉矹。

龟龙剥兮皇象书,千载一日兮传赤乌。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其二)陈桧

双桧兮苍苍,艺重玄兮祯明。

蛟龙樛兮偃蹇,接叶蕤兮翔凤凰。

皎琼树兮璧月夜流,望临春兮使我心忧。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其三)虾子禅

若有人兮慧如痴,啖生鲜兮俗见嗤。

日而出兮暮而归,亡寒暑兮亡渴饥。

虾既化兮虾活而飞,千秋万岁兮人是非。

形式: 古风

静安八咏(其四)讲经台

有美人兮沪之渚,徙神宫兮在芦野。

筑高台兮垒土,天花缤兮如雨。

倏奄没兮谷成陵,蹇予之仍兮绩乃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