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
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
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时节,海风强劲,雪花飘落在岩石下的窗户上,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诗人乘着轻舟,尽管江面波涛汹涌,但他无所畏惧,昨日已安然渡过了寒冷的江水。傍晚时分,他在渡口又兴起游兴,然而身处人群之中,却感到孤独无伴。诗人心中忽然牵挂着家中的妻儿,只能静静地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倍感思念和无奈。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冬日出行的艰辛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旅途中常有的思乡之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更衣入侍宫中贵,韡韡芸黄殿后花。
斗色长宜日光近,生辉尤喜盖阴斜。
依稀鞠服开风袂,约略仙盟裹露华。
不与艳桃偷结子,漫天飞去作朝霞。
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
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
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荆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
自是一生乐,何须闾井为。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